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速食麵記憶:味蕾上的溫情

  • 發佈時間:2015-11-26 07:06: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提起速食麵,今天的人們可能首先關心的是營養健康。然而在速食麵剛開始出現在大眾生活中時,它卻是不折不扣的美味。30年時光荏苒,小小一碗速食麵,不僅承載了無數人的童年與青春記憶,也見證了整個社會的變遷。

  上世紀80年代,對於味蕾尚未經歷現代食品工業洗禮的國人,速食麵的出場秀堪稱震撼。三分鐘,一碗麵,香氣撲鼻、筋道爽口,既像魔術,更是美食,一瞬間就征服了無數吃貨。不過,由於當時人們工資普遍只有幾十元,一包兩毛錢的速食麵已經是近乎于奢侈品的存在。考試拿滿分獎勵一包速食麵,一包面全家分著吃,甚至吃完面還要把剩下的調料一點點蘸著吃完……這種今天不可思議的情形,卻是很多80後小夥伴們童年的溫馨回憶。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小平南巡講話之後不久,一塊“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幅廣告牌,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陣地深圳特區豎起。那是一個全民下海的時代,也是一個人人爭分奪秒奔小康的時代。速食麵恰逢其時,其快捷、便利、能量充沛的優點,贏得了全社會的普遍歡迎。就連那時的小學生、中學生,為了擠出三五分鐘時間多算一道題,也會用速食麵充當早午飯。即使班主任三令五申不許在教室泡速食麵,我們也依然吃得熱火朝天。

  時間來到了21世紀,隨著收入快速大幅增加,人們在吃上花費的心思也越來越多。無數全新口味的速食麵如雨後春筍一般涌現,同時人們也紛紛探索更多的速食麵吃法。正如粽子的“甜鹹之爭”一樣,速食麵也被調侃出了“先醬派”和“後醬派”的梗,開始成為人們居家旅行的常備必需品。

  不過,同樣一碗速食麵,吃麵的人卻各有不同。有一個人連續吃了9個月的速食麵,把一包面吃出了50多種花樣,最後渡過了創業初期的難關,成為中國首富,他叫馬雲。有一群人連年泡圖書館、熬夜寫論文,吃了一個學期速食麵後,以超高的GPA拿到了名校獎學金,他們被稱為學霸。還有人如你我他一般,每當加班工作到深夜,只有速食麵陪伴。那些日子,我們回憶時,叫做青春。

  今時今日,速食麵已經被視為一款普通的日常食品。當然,在很多網路傳言中,它被嗤之以鼻,被妖魔化為“垃圾食品”,以至於世界衛生組織還要專門出面辟謠。作為一款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等宏量營養素且搭配均衡的快捷食品,速食麵可以提供充分的一餐能量,卻不適合長期吃、頓頓吃。沒有任何單一一種食物可以長期滿足人們的全部營養需求,這原本就是常識。

  回首過往的30多年,我們對速食麵從驚喜到癡迷,又從厭倦到平常,速食麵卻始終不離不棄、一路相隨。有道是,世間唯有美食與初心不可辜負。無論是讓美國人發胖的火雞,還是寒冬臘月深夜加班時的一碗熱氣騰騰的速食麵,在這個感恩節裏,任何帶給我們美味與回憶的美食,都值得尊敬與感激。

  文/于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