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科技創新的“國際范兒”

  • 發佈時間:2015-11-26 02:32:0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位於歐洲南部的義大利歷史悠久,這個以藝術聞名於世的國家在科技方面的實力亦不容小覷。中國與義大利的交往源遠流長,在古羅馬時期,凱撒大帝穿著中國絲綢長袍去看戲並引起全場欽羨。把目光轉移到當代,我們不難發現,今天中意兩國包括科技在內的交流合作同樣可圈可點,精彩紛呈。

  日前,由中國科學技術部和義大利教育大學科研部共同主辦,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承辦的第六屆中意創新合作周成功舉辦。

  本屆合作周以“中意攜手,創新共贏”為主題,聚焦航空航太、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農業與食品品質安全、創意産業與設計、青年學者創新創業等多個中意創新合作的關鍵技術領域、創新創業的核心資源,開展了一系列的對接研討。“由中意創新論壇發展而來的中意創新合作周是兩國創新合作的品牌活動,增強了雙方企業合作的信心,切實促進了一批合作項目落地。”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如是表示。

  當下,中意科技合作儼然成為兩國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化的科技創新是國家發展進步的堅實支柱。加強中意兩國科技創新合作,有助於促進和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社會和經濟協調快速發展。

  多地聯合舉辦結碩果

  在本屆合作周上,義大利近135家機構的200余位代表攜帶205個項目來京,與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等12個省市的200余家中方機構代表進行510余項次的項目對接,達成150余項合作意向。

  在活動開幕式上,《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義大利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合作諒解備忘錄》、《成立中歐微納衛星聯合研發中心合作意向書》、《中國宏泰發展與義大利阿維奧國際集團關於石家莊欒城區航空工業投資項目合作備忘錄》等五個重點合作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

  與往屆不同的是,本屆中意創新活動周以北京為主會場,把國際資源對接輻射到重慶、上海等兄弟省市。

  山城重慶作為一個擁有超過3000萬人口的直轄市,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最為重要的西南重鎮,也是“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無論是項目落地、聯合研發,還是技術轉移,重慶都是國內外企業和科技機構的首選地之一。2014年4月,北京與重慶市簽署了科技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實現科技資源有效利用和共用。之後,兩地建立了“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京渝合作站”、“北京技術市場京渝服務平臺”,依託北京的科技資源優勢和重慶的地緣優勢、資源稟賦,廣泛開展技術、成果、項目、人才、科技條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動京渝兩地共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增強雙方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作為本次中意創新合作周的分會場,重慶峰會共簽約重點項目14個,涉及技術轉移、物流、環保、教育等多個領域,現場對接120次,初步達成38項合作意向。

  除了在空間地理方面的多地聯動外,本屆合作周還通過高端論壇、分領域圓桌會議、項目對接、創新成果展覽展示等多種形式,促進中意雙方展開深入交流與務實合作。這樣一種形式豐富多地聯合的做法自然結出纍纍碩果,成果的取得,自然是北京市國際科技科技創新合作合理佈局的結果,其中,“中意技術轉移中心”就是重要一環。

  産生品牌效應的“先遣軍”

  義大利是最早與中國簽署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的西方國家之一。自中意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1978年簽署以來,中意科技合作規模逐步擴大,已成為中意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 11月,我國科技部與義大利公共管理與創新部簽訂了關於共建“中意技術轉移中心”的協議。2011年4月,北京市科委與義大利創新技術推廣署簽署協議,根據科技部整體佈局,依託北京市優勢資源,整合中意兩國相關機構,聯手共建中意技術轉移中心。

  中意技術轉移中心不斷完善兩國政府間官方科技合作和技術轉移機制,促成了一大批中意科技合作和技術轉移項目。五年多來,組織雙方1000多家企業進行3500多項次技術對接,達成合作意向500多項,促成近80個合作項目在國內落地,累積創造社會經濟效益增值近47億元人民幣。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中意創新合作周品牌活動。

  除了中意技術轉移中心,北京市還承建了中韓企業創新合作中心、北京—安大略科技創新合作中心以及北京—特拉維夫創新合作中心等跨境合作中心。而正在建設的亞歐科技創新合作中心則將北京的科技創新推上更高的國際平臺。亞歐科技創新合作中心以亞歐會議53個成員國為發展對象,推進成員國聯絡處建設,搭建線上對接系統,為成員國的創新主體尋求交流合作和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科技支撐。

  據了解,亞歐科技創新中心已落戶北京。進一步,北京市科委還將指導成立“亞歐科技創新合作技術示範基地”。“示範基地”將梳理亞歐會議框架下現有合作夥伴,整合中韓企業創新合作中心、中意技術轉移中心等亞歐現有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及平臺,通過引進亞歐發達國家的優秀科技創新主體,以展覽展示的形式促成亞歐優秀科技創新成果、創新資源的匯集。“示範基地”將同時具備會議活動、項目對接、孵化功能。

  亞歐科技創新合作中心將會完善和實現資訊共用平臺、完美對接平臺、配套服務平臺及企業創新孵化器“三平臺一孵化器”的功能模組作用,提供項目、人才和機構等落地的支撐服務工作等作用。未來,中國與義大利之間的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將會繼續帶動亞歐各國之間交流合作活動的開展,也會推動北京起到引領全國共同開展國際合作的作用。可以説,中意技術轉移中心是一支“先遣軍”,並已經在中國全面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和國際技術轉移的進程中産生初步的品牌效應。

  政府引導打造合作升級版

  當前,中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更加需要開放合作,更需要加速融入全球創新體系。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並明確了科技創新工作戰略重點。北京作為首都,科技資源豐富,又提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這要求北京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區域和全國創新發展。未來北京將如何利用科技創新和國際化資源優勢,發揮“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技術轉移樞紐”作用,引領全國各地的創新驅動發展成為科技工作的一個重點。

  北京文化底蘊深厚,國際交往密切,創新資源優勢明顯。在中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北京堅持創新,堅持開放,在科技領域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科技資源和創新水準不斷提升。截至2015年6月底,北京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萬家;科技型企業超過33萬家。2015年上半年北京地區技術合同成交額1239.8億元,同比增長6.1%;中關村示範區企業總收入1.59萬億元,同比增長10.2%。此外,北京技術市場對外省市的輻射量大、面廣、支撐度高,北京技術50%以上輻射到京外省市,覆蓋中國全部地級以上城市。

  與此同時,北京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礎和豐富的科技成果資源,人才總量足、密度大、價值高,創新成果眾多。近年來,北京涌現出大批重大創新成果和創新領軍人才,已經成為我國科技創新資源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可以説,北京已經具備了成為全球創新策源地的良好基礎。

  “科技創新是創新戰略的根本,是全面創新中最重要、最關鍵、最核心的創新,也是最困難、最具挑戰的創新。在這樣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我們更應該踏踏實實搞創新、實實在在促合作。瞄準我國在“十三五”時期亟須突破和發展的科技領域和創新方向,與國際上的合作夥伴開展深入合作。”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意兩國通過中意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及中意創新合作周平臺搭建,有效推動了企業之間的科技創新交流和深入合作,極大促進了兩國科技領域的共贏發展。兩國在中國和義大利兩國已有良好合作的基礎之上,雙方未來的科技合作關係還將繼續蓬勃發展,中意創新合作有更多的期待。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對於未來滿懷信心:“下一步,北京市將努力做好輻射帶動作用,以開放創新思路為指導,建設全球技術轉移樞紐,帶動並不斷優化當地原有生産要素,最終實現産業結構升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