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火箭首次實現軟著陸並完成回收

  • 發佈時間:2015-11-26 02:31:1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王小龍)亞馬遜“掌門人”傑夫·貝索斯旗下的藍色起源公司完成了一次足以載入史冊的火箭飛行。美國當地時間23日,該公司發射的一枚火箭成功實現軟著陸並完成回收,成為全球第一個發射升空後又完好無損返回地面的火箭。

  藍色起源公司24日宣佈了這一消息,並在網上發佈了一段火箭發射和著陸的視頻。該公司稱,這款火箭由其自行研發的BE-3發動機驅動,此次測試搭載的新謝潑德飛船達到100.5千米的高度和3.72馬赫(每小時4557公里)的速度,進入了亞軌道太空。如果飛船載人的話,在返回地面前,其中的乘員將會經歷4分鐘的失重狀態。

  過去,在將衛星或飛船送入太空後,火箭會像石頭一樣落地後報廢。但藍色起源的火箭在箭船分離後,回到著陸點上空,重新點燃引擎,經過短暫的姿態調整,緩緩地落到地面。降落過程中火箭保持直立,落地後箭體完好無損。這次軟著陸回收意味著火箭能像飛機一樣重復使用,將顯著降低太空飛行的成本。此前,沒有任何一個機構或者公司做到這一點。

  藍色起源在其新聞稿中披露了更多火箭著陸的詳細資訊。火箭物理設計首先幫助它滑翔到發射臺上空。在即將靠近地面時,火箭的8個“剎車裝置”將其下降速度降至每小時622公里;而後火箭外部的鰭狀裝置幫助其調整姿態,速度降至每小時192公里;距離著陸點上空1500米時,火箭對準著陸點,BE-3發動機點火反衝,著陸架展開;距離地面30米的時候,火箭速度降至每小時7.1公里,最終安全著陸。

  “火箭一直是一種一次性消耗品。今後將大為不同。”貝索斯在公司網站發表文章説。據稱,為期兩年的飛行測試後,藍色起源將提供載人太空旅行服務。此外,該公司還有“建造並將人類送上太空站的願景”。

  另一家進行此類嘗試的是由伊隆·馬斯克創辦的太空探索公司。但該公司多次回收“獵鷹9”火箭均未成功。對藍色起源的成功,馬斯克在推特上予以祝賀,但也指出兩家公司在技術和目標上的不同。他説,“獵鷹9”火箭的目標是將有效荷載運送到低地球軌道,而藍色起源的火箭只是將乘客送往亞軌道太空。的確,由於其軌道更高、體積更大,“獵鷹9”火箭的回收難度也大一些。但“開發出首個可回收火箭”的名號已經花落藍色起源,這點已無法改變。

  總編輯圈點

  貝索斯和馬斯克鮮明的個人英雄主義,讓原本冷冰冰的技術競賽頗具娛樂色彩,在創造垂直著陸回收的歷史方面,貝索斯已先拔頭籌。火箭可回收,不但顯著降低太空發射的成本,也是技術安全性的標誌。但太空和軌道是兩個相差懸殊的概念,該火箭的高度和速度,只能讓飛船在太空邊界短暫停留,雖然滿足了貝索斯開拓商業太空旅遊的需要,但距離將負載送入地球同步軌道所需的速度和能量,有數量級的差距,留給馬斯克們創造新歷史的機會還很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