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火星五百天”生存有道

  • 發佈時間:2015-11-26 02:31:1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你的音樂品味實在是太差了!”在太空中與“火星探測組指揮官”梅麗莎緊緊相擁時,“宇航員”馬克抱怨道。

  令影迷期待已久的太空科幻大片《火星救援》終於在國內上映。片中,6名首次登陸火星的宇航員遭遇風暴,匆匆結束任務,混亂中馬克被留在火星,成為“太空魯賓遜”。幸運的是,在各方努力下,他最終獲救回到地球。

  獨自在火星上度過的500多天(火星日比地球日長40分鐘左右)裏,馬克是怎樣生存的?梅麗莎存在電腦裏的迪斯可音樂顯然只能作為“精神食糧”,他更需要適宜的環境和物質條件。結合片中的科技元素,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科普專家鄭永春向記者介紹了火星上的生存之道。

  防輻射是重大難題

  居住艙具有溫度、濕度和空氣調節功能,是馬克在火星上的家,也是他得以生存下來的重要保障。鄭永春認為,這是人類探索火星之前必須解決的重要前提。

  他介紹説,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已建立火星生存模擬系統,對航太員進行訓練,為在火星長期生存做準備。該系統擁有獨立的生命保障系統,分為上下兩層,包括起居間、工作站及模擬氣閘艙。目前這套系統還在進一步改進。

  而對於火星輻射,影片中描述得較少。鄭永春表示,火星上輻射太強,人類還沒研發出適當的防護手段。

  他介紹,在前往火星的途中,航太員主要面臨兩類危害健康的輻射粒子。一類是劑量較低但長期存在的銀河宇宙射線,能量高、穿透性強,普通飛船外殼基本無法阻止,即使是30釐米厚的鋁板,防護效果也極為有限;另一類是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時産生的太陽高能粒子,通常是指能量為數百兆電子伏特的質子,其能量比銀河宇宙射線低得多,持續時間較短,利用飛船外殼可以進行有效防護。“未來的載人火星飛船很可能會配備一間‘太陽風暴庇護所’,在太陽風暴發生時抵禦高能粒子。”他説。

  為了給航太員設計有效的輻射防護系統,科學家已開展了對火星輻射環境的探索。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火星車搭載了一台輻射評估探測器(RAD),目的就是為載人火星旅行提供基礎數據。按照RAD的測量數據,航太員在火星上接受的累計輻射劑量,相當於每星期接受一次全身CT掃描。

  鄭永春説,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或許能發現一些新型輕質材料,具有比鋁板更好的防護效果。但即使找到這種材料,也只能降低部分輻射劑量,穿透防護材料的射線仍會對人體健康産生危害。

  因此,防輻射是航太員登陸火星面臨的重大難題。“現實的選擇是就地利用火星土壤,加入粘結劑固結成型,或填充在包裝物裏。”他説,“一定厚度的土壤能有效降低太空輻射對航太員的危害。”

  再生水回收系統必不可少

  水是生命之源。鄭永春説,火星上曾經有過河流和湖泊,但現在的火星上尚未找到可用的水源。NASA不久前宣佈發現的火星液態水,只是含有高氯酸鹽的有毒滷水,分佈在少數火星撞擊坑陡坡上。要在火星生存,再生水回收系統必不可少。

  影片中,馬克研發了一套再生水回收系統,盡可能收集居住艙內的所有水氣,讓自己得以生存。

  鄭永春介紹,再生水回收系統已經在國際空間站上得到了成功應用。在國際空間站,不會有任何一滴汗水、眼淚或尿液被浪費。這種新的凈水系統被稱為“水膜”,利用奈米技術和調節生物體水分的蛋白質技術,可以將汗液、尿液等廢水轉化為可飲用水。有位航太員曾説:“在國際空間站,我今天喝的咖啡就源自昨天喝下去的咖啡。”個中含義你懂的,在荒野求生紀錄片裏,很多人靠喝尿液才得以生存,其實這一幕每天都在國際空間站上演。

  外星生存還有一項重要條件:氧氣。沒有氧氣,馬克無法隨意進行艙外活動,他必須隨身攜帶氧氣補給。鄭永春表示,如果未來人類要在月球生存,所需氧氣或許要依靠鈦鐵礦和氫氣的氧化還原反應生産水,然後用水來電解産生氧氣。火星生存所需的氧氣也來自於水的分解,以電解方式分離水分子中的氧氣和氫氣,這套制氧設備已經成功用於國際空間站。氧氣釋放到空氣中用於維持生命,氫氣則進入制水迴圈系統。

  耕種火星農業試驗田

  航太專家、《國際太空》雜誌執行主編龐之浩介紹,NASA已準備為探索火星組建團隊,團隊裏每個人都得有一手“絕活”。

  龐之浩説,該團隊要有技術高超的駕駛員,能夠應對飛船在飛行、著陸時可能遇到的困難;要有全能醫生,從外科、內科到牙科都比較了解,如果有女航太員,還得懂婦科;要有全能的工程師,保證飛船各系統乃至艙外航太服都正常工作;要有全能科學家,懂地質、化學、氣候等,以擔負科學考察任務。“這四種專業人才,將是探索火星的基本配置。”

  照此看來,馬克算不上團隊裏的核心成員。重新和乘組取得聯繫後,隊友也在表達思念之餘不忘調侃:“我們得輪流分擔你的工作。不過,不就是些農活麼?”

  然而馬克的絕活對他的生存功不可沒。“幸好我是植物學家。”走出最初的絕望後,他對著視頻記錄儀咆哮道,“火星將懼怕植物的力量!”然後他決定給自己種糧食。

  種植作物,先要培養土壤。鄭永春介紹,火星土壤與地球土壤的物質組成基本相同,但地球土壤裏有微生物群落,火星土壤中卻沒有,而某些特定養分只能通過微生物來提供。

  影片中,馬克把所有能找到的有機物都儲存起來,甚至出艙撿回了隊友的糞便。按照劇情設計,航太員的糞便經脫水、滅菌後裝進密封袋,遺棄到火星表面,雖然已不含微生物,但含有複雜的蛋白質。此時它們發揮了重要作用。馬克把它們裝進容器,加水並加入自己的糞便後,微生物大量繁殖,隨後加入火星土壤以及攜帶的地球土壤,讓地球土壤中的微生物感染火星土壤。一週後,火星土壤就被改造成充滿微生物的地球土壤,此後每週被改造的土壤規模都能增加一倍。

  土壤搞定了,馬克開始從食品中尋找可以種植的作物,要獲取熱量,馬鈴薯是最佳選擇。儘管後來他的農田在一次意外中毀掉了,但已經收穫的馬鈴薯加上居住艙內的食物儲備,最終讓他撐到救援到來。

  “種植農作物是太空探索和火星探測的重要項目。”鄭永春介紹,今年國際空間站上已成功栽培出新鮮蔬菜。蔬菜是空間站上極具開發潛力的新鮮食材,只要用有色光線控制,就能乖乖生長,其中生菜最容易種植。

  而在火星上種植,需要篩選適應火星環境的作物。他表示,在火星上種植作物,不僅可以滿足航太員的營養需求,還能大大減少從地球上運來的物資,降低任務的技術風險和成本。

  記者了解到,火星的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相似,是太陽系中唯一經改造後適合人類長期居住的天體。美、俄、歐空局等早就開始醞釀載人登陸火星計劃,中國也正在積極規劃自主火星探測。當前,重型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性能顯著提升,載人登陸火星不再是紙上談兵,人類有望在未來20年(2035年)左右首次登陸火星表面,航太員乘組很可能是多國合作的“聯合國際”航太員。人類登陸火星後,將朝著建立火星前哨站、改造火星環境、火星移民的長遠目標逐步邁進。

  “從某種程度來講,《火星救援》並非科幻,而是展現20年後的現實世界。”鄭永春説。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5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