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法治護航

  • 發佈時間:2015-11-25 07:32:4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桑勝高

  就以前扶貧工作中的一些教訓和問題來看,法治力量的不足讓國家的好政策沒能實打實地落實下來,也讓一些不法分子鑽了政策的空子。因此,要打贏扶貧攻堅戰,必須要強化法治力量,以此為脫貧攻堅戰保駕護航。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會議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增進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促進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中央要求,必須採取超常規舉措,拿出過硬辦法,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這對今後的扶貧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確的任務目標和要求。

  法治興則國家安,法治強則事業有保障。筆者以為,要打贏這場事關全局的扶貧攻堅戰,尤其需要強化法治力量,讓法治在國家治貧脫貧的戰略中發揮保駕護航的作用。

  就以前扶貧工作中的一些教訓和問題來看,大多都與相關法治力量的薄弱甚至缺位有關。比如,一些地方在扶貧開發上搞變通,陽奉陰違,不肯使出真勁、下真功夫,導致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不能直通基層、直達群眾,這暴露出的是法治對某些地方督促力和約束力不足的問題;再比如,以往扶貧中出現的某些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違法違規問題,這則直接暴露出法治力量監督監管的缺失或缺位。法治力量的薄弱和缺位,讓國家的好政策沒能實打實地落實下來,也讓一些不法分子鑽了政策的空子。因此,要打贏扶貧攻堅戰,必須要強化法治力量,以此為脫貧攻堅戰保駕護航。

  一方面,要發揮法治的力量,保障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精準”落實。其實,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執行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決策本身就是依法辦事的體現。因為黨和國家制定的相關扶貧政策是于法有據的,而且其目的也是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這與法律法治的追求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打贏扶貧攻堅戰,精準扶貧,全面脫貧,法治責無旁貸。對此,必須要強化法治對扶貧政策落實的保障功能,讓其見證、督促相關扶貧政策的精準落實、精確落地。特別要指出的是,相關部門應依法對相關地區、相關部門、相關責任人落實各項扶貧政策的監督檢查,確保政策安全落地,不讓其遭遇“中梗阻”或“末端梗阻”,對於不按要求落實扶貧政策的,或落實扶貧政策不力的,要依法進行追責問責。

  另一方面,要發揮法治的保駕護航功能,維護各項扶貧資金的安全。儘管當前的扶貧工作提倡“扶志”和“扶智”,但扶貧資金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強化法治力量對扶貧資金進行監督監管,確保“好鋼”用到“刀刃”上。特別是要依法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貧資金違規使用責任追究制度,保障扶貧資金安全“著陸”。此外,紀檢監察機關還應對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違法違規問題,堅決從嚴懲處,涉及違法犯罪的,司法機關應及時介入,堅決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