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層面出臺玉米生産調整意見

  • 發佈時間:2015-11-24 07:31:4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2日,農業部公佈了《農業部關於“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億畝,比目前減少5000萬畝以上,重點發展青貯玉米、大豆、優質飼草、雜糧雜豆、春小麥、經濟林果和生態功能型植物等,推動農牧緊密結合、産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效益提升和産業升級。

  “鐮刀彎”地區包括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乾旱區、太行山沿線區及西南石漠化區,在地形版圖中呈現由東北向華北-西南-西北鐮刀彎狀分佈,是玉米結構調整的重點地區。該地區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和畜牧業發展優勢區,生態環境脆弱,玉米産量低而不穩。

  《意見》指出,圍繞“鐮刀彎”地區結構調整的目標任務,重點是推進“六個調整”。一是適宜性調整。重點是調減高緯度、乾旱區的玉米,改種耐旱的雜糧雜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貯玉米。二是種養結合型調整。重點是糧飼兼顧,調減籽粒玉米、發展青貯玉米和苜蓿,以養定種,把“糧倉”變為“糧倉”+“肉庫”+“奶罐”。三是生態保護型調整。重點是調減石漠化地區的玉米種植,改種有生態涵養功能的果桑茶藥等經濟林、飼草、飼油兼用的油莎豆等,既保護生態環境,又促進農民增收。四是種地養地結合型調整。重點是東北地區恢復大豆玉米輪作,因地制宜發展苜蓿玉米輪作,華北地區實行冬小麥夏花生(豆類)種植,發揮豆科作物固氮養地的作用。五是有保有壓調整。重點是穩定玉米核心産區,調減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乾旱區、西南石漠化區等非優勢區的玉米,特別是調減黑龍江和內蒙古第五積溫帶及部分第四積溫帶的玉米。六是圍繞市場調整。重點是發揮龍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實行訂單種養、産加銷融合。

  《意見》認為,對玉米問題要科學分析、理性判斷,充分認識玉米在糧食連年增産中的重要貢獻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同時,正確研判玉米供求趨勢,特別是要看到當前庫存增加較多是暫時的,玉米作為重要的能量飼料,需求呈增長的趨勢是長期的。當前,推進“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主要是適當調減非優勢區,對優勢核心産區不僅不調,還要加強産能建設,保障穀物基本自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