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注重發展品質 邁向産業高端

  • 發佈時間:2015-11-24 06:39:0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中國的機器人公司一夜之間從幾十家發展到幾百家,機器人産業規模迅速增長。”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在2015世界機器人論壇上説的這段開場白讓在座的中國人心生驕傲。

  然而,他很快話鋒一轉:“中國也是全球機器人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如果不儘快從追求速度和數量轉向注重發展品質和內涵,中國機器人將處於産業鏈和應用領域的低端。”

  春江水暖鴨先知,瞻高矚遠見未來。在2015世界機器人論壇上,每一位企業發言人不約而同地強調機器人産業的挑戰和危機。産業向高端走,應用向高端去,中國機器人急需升級換代,才有可能掘金未來幾萬億美金的機器人大市場。

  産業規模迅速發展

  産業佈局全面開花,我國機器人開始向全産業鏈發展,在技術研發和生産製造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基礎,進入産業形成期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將在未來10年乃至15年,繼續保持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的趨勢。”曲道奎説。

  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4年是世界機器人市場的快速發展期,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機器人也逆勢增長,全球增長率接近30%。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發展更是尤為突出,每年的市場增長率超過50%。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14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增幅達54%,繼續保持全球最大市場地位。

  在市場的推動下,中國機器人産業規模也以井噴之勢迅速發展起來。據曲道奎介紹,中國較大的機器人開發區、産業園已有30多個,有機器人概念的上市企業超過百家,和機器人有關的大小企業已經上千家。

  各地産業園區的規劃和佈局陸續展開,國內機器人産業投資迅速增長。東部的上海已打造出涵蓋研發、製造、整合、應用等較為完整的機器人産業鏈,中部的重慶提出建設“機器人之都”的目標,北部的沈撫新城正努力成為國內機器人産業技術研發、生産的集聚區……每一家機器人開發區和産業園都在尋找自己的優勢。據了解,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産業體系,並有3到5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到10個配套産業集群。

  “未來,機器人産業的發展需要強大的産業技術支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繩立成表示,機器人産業涉及電子資訊、材料、人工智慧、機械等十多個領域,其發展需要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協同創新、集群創新能力,特別是需要強大的産業技術作為支撐。

  産業佈局全面開花,我國機器人開始向全産業鏈發展,在技術研發和生産製造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基礎,進入産業形成期。其中,工業機器人因為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近幾年發展較快,已進入産業化階段。而服務機器人雖仍處於産業孕育階段,但卻前景光明,成為多家企業重點發展的方向。

  “更關鍵的一點是,中國保有的機器人密度和國際平均密度相比,還沒有達到一半。這説明中國機器人市場的潛力巨大。”曲道奎説。

  201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超過5.6萬台,佔全球四分之一。據了解,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到15萬台,保有量達到80萬台;到2025年,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26萬台,保有量達180萬台。到“十三五”末,我國機器人産業集群産值有望突破千億元。

  應用領域逐步擴大

  傳統的機器人已進入低附加值時代。我國正處在機器人的關鍵轉捩點上,傳統機器人需要升級換代,新的機器人産品逐漸成熟進入市場

  機器人用在哪?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徐曉蘭認為,目前中國機器人應用仍是市場驅動為主,比如環境較為惡劣和危險的工作環節,還有強度和精度要求非常高但利潤率卻非常低的産業,都要用機器人代替人工。

  對此,世界機器人公司四大巨頭之一ABB機器人事業部産品架構總監Daniel Wappling表示,機器人發展的驅動因素有三個,第一是健康和安全,要開發出一些機器人幫助人做比較危險的工作;第二是品質,在某些領域內機器人所做的工作甚至比人類更好;第三是成本,客戶希望投資成本降低從而推動機器人更新換代。

  “應用工業機器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製造産業增加效益,提升其競爭力。”富士康科技集團自動化總經理戴家鵬表示,富士康目前已經應用了4萬台機器人、10多萬台自動化設備等,幫助製造業提升競爭力。

  機器人應用領域逐步擴大。工業機器人此前在電子製造、汽車製造等精密製造領域一直髮展迅速,如今在紡織、石化等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也迅速擴大,傳統市場如家電、軌道交通等領域也日益成為機器人應用的主戰場。服務機器人如無人機、清潔機器人等已經有了很大的銷量。

  “新松已經成為機器人産品線最全的企業,包括工業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特殊機器人、移動機器人、商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還可以做工業4.0的解決方案。”曲道奎介紹説,目前新松三分之二的機器人産品在外企中使用,並出口23個國家,完全改變了中國機器人産品低端應用、很難走出國門的形象。

  然而,要想繼續擴大應用領域,機器人需要更新換代。戴家鵬指出,現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幫助了機器人的成長,但製造業也在變化,對於機器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機器人已經不僅應用在製造業,還進入了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都全面走向了市場。”曲道奎坦言,“傳統的機器人已經進入到低附加值的時代。我們正處在機器人的關鍵轉捩點上,傳統機器人需要升級換代,新的機器人産品逐漸成熟進入市場”。

  技術支撐邁向高端

  新一代機器人將擺脫設備概念,成為人類真正的夥伴。新的機器人相比傳統機器人在內涵和功能上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機器人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發展的高新技術,重要性無以復加。然而,曲道奎認為,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機器人在市場上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佐證他這一觀點的是,目前全球平均機器人密度是0.62%,中國只達到0.3%。“這就意味著全球平均99.38%的工作還是人來做,機器人替代率極低。另一方面,機器人目前的保有量不到200萬台,這與它名氣的差距之大令人驚訝。可以説,機器人作為一種産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曲道奎説。

  為什麼如此大的工作量不能用機器人代替?曲道奎指出,技術無法支撐是首要原因。在很多領域,機器人根本不具備替代人工作的條件,其産品功能和性能不能滿足大批量的剛性需求。

  “現在的工業機器人,既缺乏感知系統,也沒有靈巧的作業系統,因此只能做程式化、規定性的工作。”曲道奎表示,安全則是另一大問題,目前機器人和人類還不能協同工作,機器人工作必須用一個“籠子”圍著,安全性的限制讓很多工作無法用機器人來替代。因此除了製造業,機器人在生活領域包括養老、助殘、醫療等還很受限。

  除了機器人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中國機器人産業發展還面臨特殊的風險。與會專家表示,技術層面,多關節機器人領域國外公司佔了90%,中國很多企業在核心技術、核心部件、感知系統等關鍵工藝技術欠缺,存在技術空心化的風險;應用層面,難度較高的焊接機器人領域國外公司佔了84%,中國機器人作業領域大多是在搬運、碼垛,存在應用低端化的風險。而這些都將導致中國機器人在主流市場被邊緣化。

  “中國機器人必須從增量向提質轉變。而整個機器人産業要向前發展,則必須在技術方面有所突破。”曲道奎説。一方面,企業要從靈巧性入手,增加機器人的自主決策能力,改善其人機交互能力,以此來擺脫只作為一種機械設備在專用領域應用的現狀,從而進入更廣泛的市場。另一方面,重點發展機器人的“感知智慧”,實現機器人在製造領域或外部環境的適應性,解決機器人在複雜環境下無法作業的問題。

  “新一代機器人將擺脫設備概念,成為人類真正的夥伴。新的機器人相比傳統機器人在內涵和功能上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製造業只是機器人應用的領域之一,醫療、國防安全、服務生活等領域,將會是機器人未來的大空間、大市場。”曲道奎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