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林菁: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 發佈時間:2015-11-23 16:48: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常志鵬)從小就有當兵夢的林菁外表是硬漢形象。而作為智慧指揮調度解決方案提供商佳訊飛鴻的董事長,他不僅闖勁十足,就連説話的語速都比一般人快。

  1965年出生的林菁畢業于北京中關村的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自動控制專業。學校濃厚的科研氛圍,加上中關村改革創新大潮衝擊,他畢業前就萌發了自主創業的想法。

  畢業後,林菁先後就職于北京雪花集團和匯佳國際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的積累,1995年他與幾個夥伴創業,後來成立了北京佳訊飛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林菁和夥伴們先後做過人力資源管理軟體、醫院的病歷首頁軟體等。有一次他們到鐵路部門去安裝電腦,發現機房都是用電傳式打字機在拍發電報,上百台打字機同時工作噪音巨大,説話只有大著嗓門才能聽到。林菁想到,為什麼不用電腦替代電傳設備?按照這個思路,他們生産了第一個産品——智慧電傳電報終端,替代了機械式電傳設備。以後,他們又為鐵路部門建成智慧人工話務系統,不僅能轉接,還能錄音、記錄。由此,他們成功進入鐵路通訊領域。

  經過探索和思考,林菁和夥伴們決定投身於通信産業。上世紀末,通信産業的國內市場幾乎都是國外通訊廠商的天下。但林菁認定通信和電腦相結合是空白點,用新的資訊技術改進通信産業有廣闊的市場需求。

  市場競爭強者為王。林菁説,佳訊剛進入到這個行業的時候,全國有幾百家企業,既有以哈裏斯、西門子為代表的國際知名大企業,也有像中軟等上市公司,還有幾百家小調度機廠,發展到今天行業集中到幾家。

  “究其原因,是因為技術更新換代極快,跟得上就發展,反之就消亡。”正是深諳於此,佳訊飛鴻特別注重技術與創新,除了在技術上專注于通訊和電腦相結合,專注研髮指揮調度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外,還融合智慧傳感、資訊採集、無人系統、數據服務方面的新技術應用,成為有整合創新特點的指揮調度領域領軍企業。

  林菁説,自己最突出的性格是執著。在管理企業中,正是因為有了執著的目標,才能保證公司有一種文化,凡事貴在堅持。在佳訊飛鴻的500多名員工中,林菁欣慰地看到了同樣的執著。20年來,佳訊飛鴻在指揮調度領域深耕細作,獲得了系統整合一級資質,先後承接了不少國家重大專項和北京市的重大科研項目,連續四次獲得中關村“最具發展潛力的十佳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林菁對指揮調度産業伴隨資訊技術的發展瞭如指掌:從最初的語音調度到多媒體調度,從有線到寬頻無線,到工業4.0時代的智慧指揮調度,前端感知由人的資訊交互到了人與物、物與物的交互,整個數據傳輸單元日趨寬頻化、移動化,大數據輔助決策,市場也從單點的産品演變成了鏈條型的産業……這些發展要求團隊進一步提高整合創新的本領。

  “見識比知識更重要,對創新尤其如此。”林菁告訴記者,他次日要飛赴德國去參觀相關産業成果。他認為,視野開闊會有助於公司更好發展。他自己也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學習,洞察行業發展潮流,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他還通過參加創業板俱樂部和上市公司協會等活動,尋找與其他機構的互動與合作。

  林菁一直忙於發展大客戶。目前公司的産品應用於國內外鐵路、軌道交通、石油、石化、電力、海關等多種行業。佳訊飛鴻的産品應用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閱兵、國慶60週年閱兵、北京奧運安保、上海世博會安保、神舟系列及嫦娥系列通信保障等國家重大事項及科研工程,還為多個國家重點鐵路建設項目提供了重要通信保障。目前,公司為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並助力中國高鐵技術和高端裝備産業走向世界。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每年都把銷售收入的10%投入研發。”林菁説,公司已累計獲得專利260項,軟體著作權40余項,先後承接了國家“863”課題、國家火炬計劃、國家發改委下一代網際網路專項等多個重大科研項目。

  “是資本市場提供了接力棒式的資金支援,才使佳訊飛鴻能脫穎而出。”林菁説,自己必須以一顆飽滿的心去迎接挑戰,把佳訊飛鴻做得更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