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海:金融助推精準扶貧 “貸”動致富新方向

  • 發佈時間:2015-11-23 13: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電 (夏賓)崇育山是數百隻獺兔的主人,站在自己新建的養殖大棚裏,他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從今年六月開始第一次養兔子到現在,已經賺了1萬1千多元人民幣。”

  崇育山是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後菊花村的一位貧困戶,早就想通過養兔增收、脫貧的他苦於一直沒有足夠的資金建棚、買兔,直到有了自己的精準扶貧金融服務檔案,在信用評級表上得了82分,才從當地農村合作銀行拿到了1萬元的小額信用貸款,獲得了一筆脫貧致富的“啟動資金”。

  “以前貧困戶沒有抵押財産就拿不到貸款”,崇育山坦言,這是有脫貧能力和意願卻沒有資金的貧困戶的最大“痛點”。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下稱“人民銀行西寧支行”)、青海省扶貧開發局、青海省財政廳等五個單位,於今年8月聯合印發的《金融支援精準扶貧青海行動方案》中指出,摸清貧困戶基本情況,建立精準扶貧金融服務檔案,並且完成對貧困戶的信用評級工作。

  人民銀行西寧支行行長林建華表示,通過建檔和評級,將大大提高家庭凈資産為零,現金流也基本為零的“雙零”貧困戶的貸款可獲得性。

  他向記者勾勒出了金融支援精準扶貧的“流水線”。首先,以扶貧局已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為基礎,對其中有發展生産意願和項目,有金融需求的貧困戶建立精準扶貧金融服務檔案;隨後,由信用評級領導小組對貧困戶進行信用評級;最終,由拿到評級結果的金融機構展開現場審核,決定是否發放小額信用貸款。

  為了保證像崇育山這樣有脫貧意願及生産能力的貧困戶得到“精準”的支援,此次的信用評級與一般農戶的信用評級有所不同。

  人民銀行西寧支行徵信管理處處長魏平指出,一般農戶信用體系指標有五大類十五項,而對於精準扶貧的貧困戶則調整為四大類九項,其中刪除了資産負責的指標,降低了家庭年收入的權重,重點變成了貧困戶在村裏的誠信度。

  記者在崇育山的信用評級表上看到,他在誠信度評價方面得到了30分的滿分。誠信度評價包括有脫貧、發展意願和發展思路、參與公益事業、無黃、賭、毒等不良嗜好、講誠信、尊老愛幼、鄰里關係和睦等,而家庭勞動力佔比、家庭勞動技能和上年度家庭每人平均收入為另外三大類指標。

  但對於放貸的金融機構來説,扶貧既有資金投入,也要重視風險防控。為此,人民銀行西寧支行建立了風險補償機制,一旦放貸的主辦銀行産生不良貸款,便進入貸款風險代償程式,由扶貧風險防控資金代償不良貸款本息的40%,主辦銀行承擔60%。

  “總體來説,金融支援精準扶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林建華表示,截至2015年10月末,青海省已完成141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信用評級檔案建檔工作,評定貧困信用戶13810戶,發放貧困戶信用貸款2.4億元,同比增加1.8億元。

  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局長助理吳敏指出,扶貧局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60%以上具有勞動力,其中的40%以上缺少資金支援,“從兩個數據來看,金融扶貧的空間潛力巨大”。

  談及未來目標,林建華指出,至2018年年底,望實現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生産經營能力、有金融服務需求的貧困戶全部脫貧。

  已經享受到金融支援精準扶貧的崇育山確實改善了家庭生活,他告訴記者:“給在青海大學讀書的兒子的生活費從八百加到了一千,希望自己以後的信用更好,銀行能再多貸點錢,擴大養殖規模,早點致富。”(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