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4張國家級名片彰顯竹鎮大泉新魅力

  • 發佈時間:2015-11-20 06:35:39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4張國家級名片彰顯竹鎮大泉新魅力

  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

  古色古香的休憩長廊下,大紅的燈籠隨風搖曳;不遠處的李元龍紀念林裏,一條柏油路如同蜿蜒的緞帶深入其間;農家掩映中的休閒亭閣裏,上了年紀的人悠然地曬著太陽聊著家常。天氣晴好的日子裏,漫步在六合區竹鎮大泉的鄉間小道上,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樣一片怡然自得的生活場景。

  近年來,大泉村按照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的要求,堅持創發展之美、守生態之美、築人文之美,不斷創新基層組織建設模式,織密黨組織服務“功能網”,收穫了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四項國家級榮譽。一張張“國”字招牌,是對大泉發展的肯定,更是對大泉人的最美讚詞。

  美麗鄉村形神俱備,展現宜居宜業宜遊宜樂格局

  驅車走在大泉的鄉間小道上,兩旁綠意盎然的樹木,不遠處的農田莊稼,讓人原本有些急躁的心立馬沉靜下來。便捷的交通、良好的生態、滿臉幸福笑容的村民,走在大泉,不得不為這裡撲面而來的一切叫好,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點點滴滴無不透露著文明的氣息。

  大泉村黨委書記張正宏介紹,近年來,村裏以建設“都市美麗鄉村、農民幸福家園”為目標,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引領、以文明村創建為載體,一步一個腳印,用大泉人的勤勞和智慧,讓文明創建結出了纍纍碩果。大泉村按照“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的原則,充分彰顯生態和人文優勢,依託大泉湖止馬嶺獨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建成萬畝桃園、萬畝富硒産業園、萬畝彩葉苗木基地、千畝生態茶園等綠色經濟項目,同時引進市新農集團發展新農園等項目,依託現代農業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有效增加了現代農業發展活力和村級集體經濟實力,走出了一條生態富民、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夯實了美麗鄉村本底。與此同時,積極培育特色産業、發揮生態優勢、塑造文明風尚、選樹典型人物、構建和諧秩序,走出了一條集發展之美、環境之美、風尚之美、人文之美和秩序之美為一體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

  如今的大泉,已然成了一個既有“形態美”又具“內在美”的形神兼備、美麗于行、魅力於心的文明生態美麗鄉村,在獲得“全國文明村”的榮譽後,又以綜合得分位列第二的好成績入選“江蘇最美鄉村”。村莊環境、生態環境和現代農業交相輝映的大泉,初步形成了“宜居、宜業、宜遊、宜樂”的美麗鄉村新格局。

  創新基層建設模式,“4+3”組織架構織密服務“功能網”

  今年上半年,大泉茶廠黨支部書記王莉和支部4名黨員一起在茶園裏“膩”了一個採茶季,這是大泉茶廠黨支部成立後的首個採茶季。作為黨支部的負責人,王莉在指導新手採茶技術的同時,還要忙著與其他茶園的交流以及茶葉的銷售。這是大泉社區村大泉茶廠黨支部服務村民、服務企業的一個縮影。

  大泉社區村是六合首家村級黨委,在創新基層組織建設模式的探索中,該村轉變服務觀念,在村級黨委的基礎上,創新黨建模式,完善基層組織架構,在設立黨支部時,由過去的區域性劃分轉為功能性劃分,提升了黨支部的服務能力,在全村設立了大泉茶場、大泉駕校、星駕苗木、桃花島、新農園、富硒水稻、寧順基地、農家樂8個黨支部,以及21個黨小組、26戶黨員中心戶,以四級組織架構為村民、為企業做好服務。此外,社區村還建立三級網格,網格員以社區村、黨支部的黨員幹部為主,通過網格黨員不定期到府了解社情民意並填寫家庭檔案,真正將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落在實處,通過網格化管理全域覆蓋,及時了解家庭動態變化,為困難家庭提供經濟幫扶、就業技術培訓、鼓勵創業等服務。不僅如此,社區村還利用黨支部資源建立黨員服務站,設立功能性黨支部,鼓勵有一技之長的黨員設立黨員工作室,為有需要的村民做好服務,打造個性服務品牌。

  從服務黨員到服務産業,由區域性轉為功能性,這是大泉社區村在完善組織架構中,利用黨建平臺做出的新探索,通過四級組織架構、三級網格管理,服務好群眾、服務好黨員、服務好企業,奏響了“萬事民為先”的動人樂章,大泉村把“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張正宏介紹,“4+3”的組織架構織密了大泉黨組織服務基層的“功能網”,黨支部設立,由區域性轉為功能性,8個功能性黨支部,讓服務更加個性化、更有針對性、更是適應新農村的發展需要,也非常好提升了服務質效,能夠為企業和村民提供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

  彰顯地方民俗風情,打造鄉村休閒旅遊的大泉樣板

  坐落于大泉湖畔的梅雲組,坐擁美麗的大泉湖、桃花島和止馬嶺,內有梅雲八景——大泉迎賓、花海梯田、駐亭觀瀾、飲水思源、浣花溪澗、廊橋春曉、山林野趣、農家屋舍,處處散發出濃厚的鄉村風情。今年6月下旬,位於梅營組進組道路一側的硫華菊綻放花蕾,花期持續到9月份;7月中旬,格桑花也掀開“面紗”,與硫華菊及環湖路兩側的花兒串點成線,為大泉穿上一件色彩絢麗的花“衣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田園風光就是促進鄉村休閒旅遊,優美環境就是美麗鄉村硬實力。”張正宏不無自豪地説,曾經的大泉是個傳統的農業村,借著好山好水好風光的優勢,村裏結合自然狀況和自有資源,在開展大面積土地整治的基礎上,鼓勵村民發展農家樂。如今,已經進入成熟期的大泉人家農家樂,不僅帶動了當地鄉村旅遊業和假日經濟的發展,還帶動了鎮內鮮果和農副産品銷售,拓寬了農民的致富門路。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大泉繪就了一幅業興家富人和的新圖景,先後被農業部和國家旅遊局評為2015年“中國最美休閒鄉村”、首批“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

  “村莊美了村民富了”,看著如今的好山、好水、好風景,村民們也更加珍惜鄉村旅遊帶來的利好,在增收致富的同時,對村莊環境更加關心了。而作為2015“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的“特色民俗村”,大泉還啟動了梅營民族特色村寨建設項目,和其他景點串聯,唱響大泉鄉村旅遊的“山海經”,打造鄉村休閒旅遊的大泉樣板。本報通訊員 許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