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發地加速電商佈局 提升首都菜籃子功能

  • 發佈時間:2015-11-18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邊是作為首都的菜籃子、果盤子,一邊又要承接全國範圍農産品的集散,隨著兩種功能交匯的矛盾凸顯,這一度讓新發地的管理者有些頭疼。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日前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新發地目前正在全面開展升級,提升菜籃子功能。承接倉儲、集散和再加工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高碑店分市場落地後,北京新發地將借助電商加速原地升級,明年啟動立體式交易中心取代分散交易市場的改造,未來的新發地將變身為花園式購物中心,更好地保障首都農副産品的供應。

  數讀

  2081畝 園區一期項目佔地2081畝,總建築面積160萬平方米,總投資54億元,全面承接首都批發市場外遷,將擁有固定攤位8000多個,倉儲能力達60萬噸。

  15天 高碑店物流園區的蔬果糧油可保障北京15天的供應量。如遇極端天氣,可以保障京城7天農産品的正常供應。

  兩大平臺探索電商

  在名優産品展銷廳,一位專銷黑龍江特産和俄羅斯名優農産品的商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今年開始嘗試電商,既和新發地展開闔作,也入駐了天貓等第三方電商平臺,目前店舖線上銷售已經佔到總銷售額的20%。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新發地的電商佈局分為兩大板塊:新發地生鮮網、新發地農産品電子交易中心。其中新發地生鮮網是新發地整合市場眾多優質商戶自建的B2B線上交易平臺,主要面向食堂、機關、企業、學校等團購大戶,目前供應六大類940余種産品。新發地生鮮網CEO徐鵬表示,依託新發地覆蓋400多個小區的蔬菜直通車和便民店,新發地生鮮網將在明年春節後進入社區,探索面向C端的O2O模式,方便市民購菜。“新發地還將嘗試半成品和凈菜直供食堂、機關、企業、學校等地,先期會在市場實現,後期則實現從産地直接對接。這樣,産品進入廚房後減少了一些加工環節,廚房面積和廚房垃圾都會減少,綜合成本將會下降。”張月琳表示。

  新發地農産品電子交易中心建立於2010年3月,是提供農副産品交易的整體解決方案和交易資訊共用平臺,交易中心擁有自己的現貨掛牌系統,包括産品價格、成交量、有效期等數據均透明化,買家、賣家都可以隨時查看,根據數據選擇採購量和儲備量。2014年交易中心的交易量達130萬噸,交易額10億元,目前參與合作的商戶達700余家。交易中心目前主要依靠天貓、京東、1號店等第三方平臺實現交易。

  新發地農産品電子交易中心辦公室主任徐洋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與一般電商不同,農副産品的交易離不開線下,但電商佈局可以使交易更加方便快捷,更好地保證首都農産品的供應。新發地和商戶合作佈局電商還可以幫助商戶拓展銷路。“你去外面人家客戶可能不認你這個商戶,但如果是以新發地的名義,人家會信任這個牌子。”新發地作為傳統市場,電商經驗不多,因此建立兩大平臺,同步探索適合新發地的電商模式。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未來新發地還將嘗試在北京市區發展農副産品O2O體驗店,實現線下體驗、線上採購。

  立體式交易中心取代分散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作為北京的菜籃子,新發地承擔了北京八成的農産品供應,屬於北京的核心功能區域。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此前明確表示,包括新發地在內的農貿市場不會從北京搬走,而是升級改造。

  張月琳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新發地現有土地1680畝,未來三年新發地將在原地升級改造,建立一個229畝的蔬菜交易中心和一個181畝的果品交易中心,兩大交易中心地上地下各三層,通過立體式交易中心取代分散交易市場。同時,一個佔地200畝的立體、現代化冷鏈群也在建設中,預計儲藏能力在10萬噸左右。其餘土地將全部重新規劃用做綠化,新發地的環境將煥然一新,成為一座“瓜果蔬菜的大公園”。“運輸車輛可以直接開到交易大廳,然後銷售也在這個廳裏,避免了以前很多的露天交易,不論是環境上還是服務上都有很大提升。”張月琳説。

  按照要求,新發地升級計劃今年開始著手設計、明年正式動工,參照南韓首爾、法國翰吉斯等國外較為成功的市場模式,新發地最新興建的蔬菜交易中心、果品交易樓將充分利用地下及地上空間,興建更多現代化設施。

  此外,北京新發地目前正在逐步推進人工卸貨向機械卸貨的升級。“我們現在鼓勵商戶購置叉車卸貨,這樣可以提高效率,還能較少人員。同時,我們也在嘗試蔬菜的夜間交易,以後可能會逐步實現白天不營業,只在夜間買賣,這樣可以緩解市場周邊的交通擁堵問題。”張月琳表示。

  高碑店分市場承接倉儲功能

  在北京新發地原地升級之際,北京新發地高碑店分市場也于10月29日開業。

  高碑店分市場總經理魏樹儉表示,高碑店分市場作為北京新發地的供應基地,和北京新發地是互補經營的。由於部分農副産品需要再加工,以香蕉為例,需要較長的加工週期,放在高碑店分市場進行分級、加工、包裝、儲存,保證進京出售的都是熟蕉,減少城市垃圾。同時,洋蔥、馬鈴薯等農産品儲存週期都比較長,把這部分業務分流到高碑店分市場後,如果北京新發地儲存不夠,可及時從高碑店分市場調運,保證北京城內的菜價穩定。

  此外,高碑店分市場設立嚴格的品質安全檢驗檢測系統,確保從分市場輸送進京的農産品的安全。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高碑店分市場作為倉儲物流園,具備一定的優勢。園區一期規劃佔地2081畝,計劃投資54億元,建築面積160萬平方米,目前累計已有8600余農批商戶入駐。魏樹儉表示,高碑店的生活成本和經營成本與北京相比至少下降30%。從高碑店分市場到北京新發地僅需40分鐘,一旦出現極端天氣,高碑店分市場可迅速運輸産品到北京新發地,保障首都果蔬供應。高碑店分市場還為商戶提供了眾多優惠政策,入駐的商戶不僅在業務上有優惠,購買、租房均給予最低價,並且提供當地戶口,連商戶孩子的教育問題也一併解決了。同時,高碑店分市場的配套設施非常完善,以香蕉庫為例,市場投資了1.5億元,加裝了12部貨運電梯,配有防撞橡膠、升降平臺,商戶用起來非常方便。

  北京商報記者 李鐸 王明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