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民劇團唱紅鄉間

  • 發佈時間:2015-11-18 04:52: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秋收已經結束,農忙後的放鬆顯得格外受歡迎。江西省南昌縣塔城鄉鳳崗村的文化廣場樂聲悠揚,鑼鼓陣陣,鳳崗農民採茶劇團的演出即將開始。戲台下面坐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戲民”。

  記者在後臺見到了劇團團長劉海兵。聊起採茶戲,劉海兵顯得有些得意。翻出他的近期演出日程:整整一個月全部排滿,而且每天都是下午、晚上各演一場。“今年演出已經超過200多場,從目前訂單來看,全年演出將超過300場。”劉海兵説。

  南昌縣是南昌採茶戲的發源地。2008年,南昌採茶戲被列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全縣註冊的劇團共有7個,其中包括南昌縣專業採茶劇團和六個農民業餘劇團。全年各採茶劇團一年的演出場次近兩千場,為當地和周邊遠近的縣市百姓帶去一道道“精神佳肴”。然而,兩千多場演出中,農民劇團演出的場次佔比在90%以上。

  為何農民劇團如此叫好又叫座?費用低是個重要原因。“現在鄉親們生活條件還可以,一場戲也就2000元左右,遇到結婚喬遷、逢年過節的,鄉親們都會請劇團來演上兩場,熱鬧熱鬧。”劉海兵告訴記者,鳳崗採茶劇團目前共有24人,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平時大家都是有戲唱戲,沒戲時農作或者打零工。劇目排練主要通過各自在家分角色練習而成,排練場地都免了。

  劉海兵介紹,鳳崗採茶劇團演員年齡都在40歲以上,最大的已經70來歲,面臨無人接替的尷尬局面。“戲曲演員要求嗓子好、扮相好、身段好,培養一個優秀的戲曲演員至少需要五至六年的時間,幾十萬元的費用自然不在話下,這無疑成為鳳崗農民採茶劇團最大的發展瓶頸。”劉海兵説。

  記者了解到,鳳崗村是南昌採茶戲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採茶戲傳統,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幾句。採茶戲調成了當地的“鄉音”,而這種淳樸的“鄉音”成為南昌採茶戲的獨有味道,深受觀眾喜愛。鳳崗農民採茶劇團的演員大多來自於當地農民,唱腔上未作多少改動,這種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反倒為農民劇團加分不少。

  在支援和發展南昌採茶戲特別是農民劇團方面,南昌縣每年拿出上百萬元資金,通過“三下鄉”財政買單演出份額向農民劇團傾斜的方式,財政拿出一定資金購買服裝、道具、流動舞臺等相應設備送給農民劇團,扶持推動農民劇團的持續發展。並且在與江西省話劇院和江西省文藝學校聯合辦班培養專業採茶戲人才的同時,南昌縣劇團對農民劇團演員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免費培訓,幫助提高農民劇團的演出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