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昌縣疏堵結合破解“擇校熱”

  • 發佈時間:2015-09-22 02:32:2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訊 (記者沈洋)家長不再熱衷擇校了,名校“大班額”不見了,學生上學路更近了。記者近日走訪了南昌縣多所中小學,發現困擾多年的“擇校熱”問題得到有效化解,師資、生源均衡分佈的良好局面正逐步形成。

  “今年初一新生達到1022人,比兩年前翻了一番。”南昌縣蓮塘四中校長魏超告訴記者,他擔任校長2個學年來,這所被認為是弱校的在校生總人數增加了700多人。與之相對應的是,被公認為名校的蓮塘五中在校生人數卻從兩年前的3800人減少到現在的2950人,初一年級班級平均人數也從兩年前的76人降到53人。

  看似簡單的數字“一增一減”背後,實則是教育進入均衡發展良性通道的標誌。南昌縣治理“擇校熱”的殺手锏是嚴格按照劃定的學區就近入學,通過政策紅線實現“零擇校”。一旦發現領導幹部“寫條子”“打招呼”提出非政策性擇校要求,相關部門將進行嚴肅處理。

  南昌縣教體局局長胡金金説,最初階段通過高壓政策堵住擇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家長的擇校意願依然強烈。堵的同時還要疏,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還必須從教育均衡發展入手。

  “教育資源的不均,關鍵是師資。”南昌縣教體局人事科科長丁小省説,從南昌縣來看,一些所謂的弱校在校舍、操場、設備等硬體甚至還比名校更好,差距就在師資。

  2014年,南昌縣作為江西省11個試點縣,率先實施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走出了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一步。

  丁小省介紹,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把名校長、名教師交流輪崗到弱校,逐步縮小名校和弱校之間的差距。名校長魏超就是因為這項政策從傳統名校蓮塘六中輪崗到蓮塘四中,同時蓮塘六中還有10名優秀教師也交流到蓮塘四中。

  名校長名教師效應立竿見影。這兩年學區範圍內不斷有孩子轉回到蓮塘四中上學,吳莉的孩子就是其中一個,她説,以前捨近求遠就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現在孩子上學路近多了。

  目前,南昌縣已有33名校長和副校長、298名教師進行了交流輪崗。南昌縣還計劃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用”,加強學校編制動態管理,為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提供制度保障,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