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主流銀行開拓網路空間的“二次創業”

  • 發佈時間:2015-09-25 09:2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9月25日電 自2015年9月21日起,招商銀行宣佈正式進入“網上轉賬全免費”時代,所有個人客戶通過招商銀行網上個人銀行、手機銀行APP辦理境內任何轉賬業務(包括異地和跨行轉賬),均享受0費率。這是國內重要商業銀行回應網際網路浪潮和金融格局演變的重要一步,也意味著主流商業銀行擴大用戶基礎的“二次創業”進入了新的階段。

  這一變革,意味著招行自覺成為新的網路金融生態中的商業主體,展開網路空間中的“二次創業”,通過經營模式的創新,去匯聚更多的用戶。對於招行這樣的主流商業銀行而言,這一轉變是革命性的,如果説,以往網路銀行主要是多元經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那麼,現在網路空間將逐漸成為銀行運營的主要空間之一,銀行開始自覺地在網路空間中實現一次“重生”。可以預期的是,在“重生”過程中,招行很可能越來越習慣於以複合型網路企業的思維,搭建新的業務架構,推出更多的運營創新舉措,逐漸呈現出一個以金融為核心的大型網路企業的面貌。

  “網上轉賬全免費”舉措因而具有戰略性的意涵,既是以往主流銀行業務競爭的延續,更是在網路空間“安營紮寨”的奠基工程。進入新世紀之後,招行在網路銀行服務方面屢有創新,曾以領先便捷的網路銀行服務在中産階層贏得諸多“擁躉”,位居中産階級最喜愛銀行的前列。及時和充分運用網路技術發展提供的機遇,形成網路銀行業務的“小鮮肉”風格,曾是招行在四大行的強勢籠罩下“異軍突起”的重要戰略。這種差異化競爭戰略,著眼的主要是諸家國有銀行的內部競爭,基本邏輯是以既便捷又安全的服務贏得更多客戶。“網上轉賬全免費”舉措,自然也可以讓招行相對於網上轉賬未免費的銀行更具吸引力,不過這大概已經不是招行此次行動的主要目標所在。

  招行此次行動更具戰略性的效應在於,創造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新的可能性,招行APP及網站真正躍升為核心的業務平臺。只將網路轉賬免費看作銀行之間的競爭舉措,仍然是把網路業務視為櫃檯業務的延伸。網路銀行“虛擬櫃檯”的含義大不一樣:銀行網點櫃檯的功能一般是單一的、分類的,“虛擬櫃檯”的功能則是多元的、綜合一體的。銀行的網路“虛擬櫃檯”,中心是用戶自身;銀行業務在虛擬空間的擴展,是用戶資源的多次開發。“虛擬櫃檯”在理論上有著無限的延展性,招行希望將業務伸展到哪些新的領域,它便可以延展到這些領域。以前,我們有時可以在銀行網點看到工作人員推薦關聯公司的保險等金融産品,這種行銷往往顯得比較笨拙,在網路平臺上,這種關聯運營會是另一種情形,銀行為網路用戶資源提供的多元産品,可以有更充分、更靈活、更有吸引力的表達形式,以更便捷、更能建立信任感的服務,召喚網路用戶自主選擇。一旦網路銀行的“虛擬櫃檯”(APP等網路平臺)成為真正的商業主體,事實上打開了未來的豐富可能性,招行在網路空間也會呈現出“開疆拓土”的態勢。

  招行在新世紀開始網路銀行業務創新之時,已經開始網路空間的“二次創業”。以“網上轉賬全免費”為標誌,招行在網路空間的“二次創業”和“重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全面以用戶為中心,以匯聚更多用戶作為核心目標,以既充分又適度地開發用戶資源作為業務拓展主要內容。騰訊、阿里巴巴等新型網路企業迅速崛起,成為行業巨頭乃至國際大型企業,一個共同的成長之道,是通過網路平臺建設,提供一些免費服務或者更低價格的産品,以此吸引網路用戶;各種風險投資為網路企業“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擴張提供支援。近年來,它們及其他網路金融服務公司,利用免費或低成本的金融服務,對傳統金融企業産生了強烈的衝擊。以往國有銀行在國民經濟體系中長期居於壟斷地位,雖然在吸引客戶方面有所競爭,但它們畢竟在業務上有著不可替代性的優勢,基本不會考慮通過免費的方式來吸引用戶。國有銀行運用網路時代的“免費”利器,無疑是網路企業競爭衝擊所致。招行等國有銀行在這一進程中,有被動之處,但反過來看,一旦開始動用“免費”利器,也就意味著招行真正進入網路企業的競爭邏輯,變被動為主動,由此開始在網路空間的全面拓展。這網路空間的拓展進程中,對於爭奪用戶資源而言,部分領域的“免費”是必需的,不僅如此,這一舉措意味著,以後招行在網路運營過程中,在各個方面也需要致力於更敏銳和貼切地把握和回應用戶需求。

  在網路空間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招行這類國有主流銀行有其獨特的優勢,那就是,在以往的銀行競爭中,它們已經積累了龐大的客戶,尤其是建立了遠遠高於一般網路企業的良好信任,這一商業信譽的背後是國有資本的堅實根基。如果説,騰訊、阿里巴巴等網路企業,通過網路創新匯聚用戶,然後將觸角伸入以往的國有銀行壟斷領域,那麼,招行所引領的國有銀行新變化,則是基於傳統業務積累的客戶資源,致力於開拓網路空間的金融“新世界”。在這一過程中,國有資本將重新打造自己的“群眾基礎”,在日常運營中重新大幅擴張用戶的“群眾基礎”。國有企業與民眾之間是“魚水”關係,在國有銀行居於壟斷地位的時期,存在“魚”與“水”日益疏離的傾向。網路時代競爭的一個積極效應在於,促使國有銀行重新致力於培育“魚水”深情。這是國有資本在網路時代的一次重要“蛻變”,招行“網上轉賬全免費”舉措,是這種“蛻變”的標誌性事件。(中新網金融頻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