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沂:“創意網農”讓農産品賣出新花樣

  • 發佈時間:2015-11-17 07:31:2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滿東廣

  近日,江蘇新沂市弘揚果谷工藝品公司的又一單1500件的穀物工藝品銷售到泰國。簡單的大米、綠豆、黃豆等糧食,經過處理後放到特製的瓶子裏,價格就翻了10倍。

  公司老闆、農民出身的黃健告訴筆者,把普通的蔬菜、水果、穀物、彩鹽、彩砂、花草等加以處理,就成了裝飾工藝品,用於酒店、賓館、家庭裝飾,通過網路銷往東南亞、中東、歐美等20多個地區,年銷售收入6000余萬元。

  在“網際網路+”大潮中,新沂正在迅速形成一個新的群體——“網農”。他們出身不同、學歷各異,既有大學生創業者,也有地地道道的農民。“網農”們的故事驚艷、勵志且創意迭出,令人拍案叫絕。不僅如此,在一些區域和行業,“網農”用“智慧”撬動起“一帶一路”市場,成為農産品生産和銷售的“主力軍”。

  一棵棵泡桐木頭,經過機器加工、人工打磨成型,再烙上標簽,就做成網路熱銷的健康護頸枕頭,價格在40~80元,一年網路銷售額在100萬元左右。新沂市港頭鎮付莊村成功木器廠的晁老闆就是這麼賣東西的。

  電商發展到今天,競爭十分激烈,沒有吸引眼球的産品,很快會淹沒在千萬從業者的店舖中。所以,選準、選好商品是獲得成功的關鍵。

  “剛開始,在網上瀏覽,發現賣的很少,然後我就試試把小兔子拍點照片,放網上賣了,結果,銷量很好,産品供不應求。”寵物店舖經營者黃女士説。今年40歲左右的黃女士發現,本地小白兔在網上銷售的店舖不多,她就收集一些樣子可愛,長相特別的兔子,然後梳洗打扮,取些特別的名稱,放在網上出售。不經心的舉動,給她帶來的是豐厚了回報。每年僅淘寶店舖線上交易額可達10余萬元,店舖在同類商鋪中排名前十。線上聯繫,線下交易的成交量每年達50余萬元。

  在其他一些行業,精彩的故事也同樣正在上演。

  秋冬來臨,新段村50歲農民史思超忙著給淘寶店“換裝”。

  一個鄉村老漢,設計流行倣皮草女裝?在一般人看來,這“距離”可有點遠。可老史説:“我們村可是專賣倣皮草服裝的‘淘寶村’,我還開成天貓‘旗艦店’了呢!”

  老史家的網店開于2010年,在墨河街道新段村裏是第一批“吃螃蟹”的。為了把衣服賣出去,他探路子到杭州找專業模特。雖然價錢不菲,不過顯得有“范兒”,再加上專業攝影師的製作,訂單很快就上來了,一天能賣出200件。由於業務量大,他們家還專門聘請了4名客服人員,用4台電腦齊上陣,就連台灣的買家都到他們的小店來淘寶。

  新安街道農民劉奎樂為了提高百合花的價格優勢,自己發明創造,歷經三年,愣是解決了百合花種球能多次種植的技術難題,一棵百合花球莖可以重復利用三四次,成本降低了80%,一棵只要幾毛錢。不僅如此,他通過與台灣商人合作,以自己的百合花基地作60%的股份成立晨農科技公司,在佔領國內大部分百合市場外,出口日本、南韓等地。

  “創意網農”正在成為引領新農民、發展新農村、托起新農業的生力軍。新段村八成村民“觸電”,開出800多家網店,年銷售8600萬元,每人平均年收入3萬元。國內網銷的倣皮草大衣、外套,超過一半來自這裡。去年,這個村被評為江蘇省首批“電子商務示範村”。

  目前,新沂農村網商達到10000多家,今年1到9月份網路零售額18.19億元。新沂市市長王成長説,“網農”們給農村注入了網際網路基因、創新基因、文化基因,為傳統農業轉型帶來了全新的元素和力量,是農村的未來和希望。”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