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境外醫療旅遊小心兩頭落空

  • 發佈時間:2015-11-16 08:29:33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消費者張先生為父母購買了兩份日本體檢深度遊,行程除了體檢還有旅遊觀光,本以為兩個不耽誤,卻遭遇“人在囧途”,體檢從20項縮水成5項,旅遊景點也是走馬觀花沒玩痛快,6萬多的費用換回教訓:境外醫療旅遊遠沒有想像得美好。

  去瑞士抗衰老、到美國做手術、去日本做體檢、到南韓整形美容……如今,醫療旅遊成了出境旅遊的新玩法,不僅享受國外醫療資源,同時兼顧遊玩,感受異國文化。所謂“醫療旅遊”,就是以醫療護理、疾病與健康、康復與休養為主題的旅遊服務。

  “防癌刻不容緩,體檢才是預防癌症的唯一解決方法。”如此的宣傳語頗為誘人。途牛網的“大阪—京都防癌健康檢查4日遊”,總計費用是6.7萬元,行程共有4天。記者拿著該旅遊産品的流程,諮詢本市某專業體檢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體檢項目國內都能做,而且國內醫療設備也很先進,檢查的內容和流程都差不多,用的設備也差不多。記者致電旅遊網站客服,工作人員表示,不包括體檢的類似旅遊線路,報價也就五六千元,與此同時,此類體檢在國內也就1.5萬元,如此醫療旅遊的確有點不划算。

  為什麼還有人願意花高價往外走?“國內也能解決,只是體驗尚待完善。”一位醫療業內人士表示,很多人之所以去國外體檢,想要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常規體檢、防癌體檢,高端設備、早期檢查,國內很多醫療機構,需要開很多張檢查單,來回奔走,體驗感較差,但是也有機構設置防癌體檢中心,已經和國外同等水準。

  對於逐漸升溫的出境醫療旅遊,旅遊專家劉思敏表示,醫療旅遊的概念早就有,但最近開始備受關注,增速確實比較快;消費群體主要是中高端消費者,目前以散客形式居多;全球化背景之下,優質醫療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配置,肯定是一個大趨勢。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此類境外醫療旅遊,旅行社不會和遊客簽醫療內容的相關合同。遊客是與旅行社簽了一份旅遊合同,再與醫療機構簽另外一份合同,旅行社只是作為一個仲介者,為消費者介紹相關醫療機構,該機構提供的合同、服務項目和費用標準一定要看清楚,才能避免落入陷阱。

  “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維權並不容易,一定要謹慎選擇。”許健律師表示,作為消費者,應該有這樣的意識,境外的醫療機構診療可能出現的風險,如果等你回境內之後,出現問題,再去維權,維權成本和難度都非常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