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好改革創新辯證法

  • 發佈時間:2015-11-15 06:20: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中旬,35家“網際網路+”企業簽約落戶重慶網際網路産業園。這些企業中既有國內外成熟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如科通芯城、三諾集團等,也有一批圍繞網際網路提供生産生活服務的創新創業型企業。

  眾多企業家看好重慶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重慶經濟始終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做好改革的“破”與“立”、開放的“內”與“外”、創新的“內生動力”與“外在環境”關係這三篇文章,重慶經濟穩健前行。

  對準“痛點”,敢破善立

  11月2日,從事跨境貿易服務的重慶錢寶跨境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一筆超過5億元的股權投資。“意外的驚喜。”董事長黃蘇支如此形容自己的心情。

  “公司最初僅僅是向重慶市産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提交了6000多萬元的股權融資申請,希望以此滿足海外業務擴張的資金需求。”讓黃蘇支沒想到的是,在産業引導基金的帶動下,招商局集團又跟投了4個多億。有了這筆資金,公司將加快在跨境貿易清算和結算領域的業務拓展。

  在重慶,像錢寶公司這樣獲得政府産業基金和社會資本混合投資的案例並不鮮見。這主要得益於重慶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組建政府産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由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合作設立基金,以市場化方式開展股權投資。

  “以往,財政每年投入近80億元扶持産業發展,這些資金大多是以政府補助、獎勵、貼息等形式‘補’給企業。”重慶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這種補貼模式不僅使資金無法迴圈使用,效率不高,而且資金的使用績效未納入審計範圍,很難追蹤和評判。

  2014年5月,重慶整合市財政扶持産業發展的專項資金以及其他政府性資金,組建了産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按照農業領域不低於1:1,其他領域不低於1:3的資金配套比例,吸引社會資本共同發起設立專項子基金,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向有資金需求的企業開展股權投資。截至目前,重慶産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已經達180億元的規模,並向力帆新能源汽車研發等27個項目完成了股權投資20億元。

  扶持産業由“補”改“投”,是重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2014年以來,重慶市確定了133項改革任務,並以25項重點改革專項為突破口,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各方面改革。

  距重慶主城區100多公里的榮昌區榮隆鎮,本是個農業小鎮。然而,這幾年來參觀考察“工業園”的人卻特別多。帶來這場變化的,是重慶首個以PPP模式開發的工業園區——榮隆台灣工業園。2012年9月,榮隆採取PPP模式,引進民營企業重慶東恩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園區投資業主建設園區,探索創建了“政府引導、民企投資、政企合作、互利多贏”的園區運作新模式。榮隆鎮黨委書記雷華初説:“是PPP模式給工業園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4年,重慶在全國率先出臺《PPP投融資模式改革實施方案》,當年成功簽約實施1300億元、13個PPP合作項目。按計劃,從2015年到2020年的6年期間,重慶將平均每年推出1300億元的PPP項目。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説:“我們認為,改革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既要善於從全局和基本面上理脈絡、找根源,又要抓住關鍵環節、講究方式方法,于法有據,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敢破善立。對準經濟發展的“痛點”,重慶近年來還實施了農村産權抵押融資、“地票”交易、農民工戶籍制度改革、集體資産量化確權等多項改革,為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了制度通道。其中,僅農村産權抵押融資和“地票”制度改革,就撬動了上千億元工商資本反哺“三農”。

  內暢外聯 立體開放

  11月7日,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啟動,為重慶的開放發展又增加了一個強大引擎。

  “不沿邊、不靠海”曾經是重慶長期以來的短板。而今,這個形容詞變成了“承東啟西、牽引南北、通達江海”。從地理版圖上看,重慶正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與長江經濟帶“Y”字形大通道的聯結點上,大有可為!

  黃奇帆認為,“開放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觀念、一種制度安排。有好的制度安排,內陸也能和沿海一樣開放”。對於重慶來説,必須全面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格局,在服務全局中審視自己、發展自己、提升自己。

  抓住國家戰略機遇,重慶不斷健全開放機制,以大通道、大通關、大平臺建設為重點,推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著力構建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今年4月,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貿易功能區順利通過了海關總署、財政部、國稅總局等三部門的聯合驗收,正式啟動運作。

  “這意味著重慶在內陸率先擁有了統籌外貿和內貿兩個市場、整合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的開放平臺。”重慶保稅港區副總經理黃曲告訴記者,保稅港區正在著力開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商品展示,並建設了跨境電子商務平臺。2014年,保稅港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91.27億美元,佔重慶全市的41%。

  事實上,保稅港區僅僅是重慶對外開放的功能平臺之一。如今,重慶的江北機場、寸灘港、團結村鐵路站已經實現了交通樞紐、口岸、保稅區3種功能的“三合一”,這在我國內陸城市中絕無僅有。

  在重慶加大對外開放的實踐中,不得不提的還有“渝新歐”國際鐵路。這條始發于重慶、連通著西部各省區與中亞和歐洲的國際貿易大通道,不僅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支撐,更是重慶乃至內陸地區向西開放的引擎。

  重慶海關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渝新歐班列年內開行數量已突破200班,比去年增加近1倍。渝新歐班列的貨運量佔整個經阿拉山口出入境中歐班列的80%以上。

  如今的重慶,正以更寬廣的視野推進對外開放。向東——不斷暢通向長江流域特別是中下游發達地區的開放通道,承接東部沿海産業轉移;向西——依託“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拓展發展空間和市場;向南——加強渝昆鐵路、渝黔新線建設合作,打通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貿易大通道。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實際利用外資65.66億美元,同比增長8.4%;實際利用內資金額5375.41億元,增長15.8%。

  優化環境 創新求變

  提起中國四聯集團,過去最令人稱道的是其自動化儀器儀錶,而今,最閃亮的無疑是四聯光電的藍寶石、LED照明技術。

  四聯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軍告訴記者,2000年以前,由於創新能力停滯不前,少有新産品和核心産品推向市場,四聯的銷售收入一路下滑,舉步維艱。吃夠了虧的四聯人,從此牢牢樹立了要將技術創新擺在首位的意識。

  2008年,在重慶市政府的支援下,四聯集團海外“抄底”,成功收購了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在加拿大的藍寶石業務,繼而成立了重慶四聯光電。張軍説,經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四聯光電已經擁有了世界領先水準的大尺寸藍寶石晶體生長及襯底製備技術,成為中國批量出口藍寶石大尺寸襯底的唯一企業。

  突破“拿來主義”,激發自主創新熱情,變“重慶製造”為“重慶創造”。重慶市不僅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內生動力,也不斷營造政策環境的肥沃土壤。

  致力於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重慶先後出臺了《重慶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股權和分紅激勵實施辦法》《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今年9月21日,重慶向社會公佈了《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市級行政權力事項的決定》,繼續取消63項、下放670項市級行政權力,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此前,重慶已取消下放516項行政審批事項。

  2014年,重慶還在已有的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措施的基礎上,出臺了《重慶市完善小微企業扶持機制專項方案》,制定了降低門檻、打造眾創空間、實行財稅優惠、提供科技支撐等16項扶持措施。今年前三季度,重慶新設立中小微企業8.7萬戶,比去年同期多增1.8萬戶,中小微企業累計達56.0萬戶。

  “只要你敢來,我們這裡就有10+N億元專項資金扶持你。”這是北部新區向創業者發出的徵集令。北部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楊春林説,“大多數創業者不缺點子和創意,但缺資金”。為此,北部新區管委會出資設立了10億元“兩江科技創新專項資金”,並形成N只股權投資基金扶持企業。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為了提高“供血”能力和效率,近年來,重慶創新金融服務領域,不斷壯大消費金融、結算金融、金融租賃、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金融方式。金融業不僅支撐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自身也成長為一個重要的支柱産業。

  截至9月末,重慶全市金融業增加值1052.3億元,同比增長16.1%,佔GDP比重9.4%。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重慶市提出了“六個辯證看待”:以辯證的眼光,看待經濟運作的起伏、增長速度的快慢、結構調整中的取捨、發展趨勢的衍變、發展動力的轉換,以及發展環境中的利弊。實踐證明,發展的“辯證法”,給重慶經濟帶來了新動力。

  滾滾兩江濤擊鼓,百舸爭流看今朝。“十三五”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新一輪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今天的重慶,正以更寬廣的視野,更清醒的認識,更飽滿的熱情奮勇前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