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北赤城:涵養生態潤京華

  • 發佈時間:2015-11-15 06:20: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雲州水庫位於河北省赤城縣,水庫下游河道內,滾滾流淌的白河水不時激起晶瑩的浪花。去年雲州水庫為北京市集中輸水1000萬立方米,今年升至2000萬立方米,且都達到了國家二類飲用水質標準。

  在赤城水務局,工作人員指著一張地圖介紹道,赤城縣與北京延慶和懷柔毗鄰,有3條河流由北向南貫穿全境,全部輸入北京白河堡和密雲兩座水庫。近年來,這裡良好的生態環境逐漸被外界所知。當地是如何做好涵養水源、生態建設文章的?如何長期保持良好的空氣和水源品質?據赤城縣水務局介紹,為保護好3條河流的水質,赤城堅決摒棄了可能對生態環境、水環境等造成破壞和污染的工業項目,先後關閉了縣造紙廠、人造板廠、化肥廠、毛紡印染廠、彭家溝銀礦、青羊溝鉛鋅礦等一批威脅河流水質的污染項目,同時砍掉了近百個可能造成水污染的經濟合作項目,否決了一批可能影響北京供水安全的項目。

  為節約用水,赤城實施了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目前農業高效節水面積已發展到14萬畝,每年可節水1600多萬立方米;實施了退稻還旱項目,涉及51個村,年均節水2000多萬立方米;建成了日處理能力2萬噸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實施了雲州灌區節水改造工程,水利用系數從0.25提高到了0.5。

  在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説,赤城縣是林業大縣,也是全國首批100個綠色小康縣之一。多年來,赤城大力實施國家重點公益林、京津風沙源治理、21世紀水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京冀水源林等生態工程,共計造林180萬畝,完成各類生態治理面積215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由35.7%提高到44.28%,每年減少泥沙排泄量160多萬噸。

  在雕鶚鎮屯軍堡村林果基地,由河北省林科院幫扶建設的林果科技種植示範基地上,數十畝金紅蘋果幼苗枝條粗壯。“今年,我們啟動實施了‘百里林果長廊’建設項目,沿線共涉及官莊子、行字鋪、王良堡等10多個村,將通過3年時間建成萬畝花果飄香的林果長廊。”該縣林業局負責人説。

  採訪中記者獲悉,截至今年9月底,該縣取締了境內所有的實心黏土磚瓦窯,節污減排工作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隨著生態治理和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赤城每年的蓄水量、出境水量和水源品質也在不斷提高。因為植樹造林、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等各項措施的進一步實施,赤城生態環境得到不斷優化。

  “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將赤城縣定位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京冀水源保護林、退耕還林等一系列生態工程,繼續完善環境監管體系,確保生態環境、水源涵養工作走在河北省前列。”該縣相關負責人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