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開行成碧水源第三大股東

  • 發佈時間:2015-08-17 00:56: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碧水源8月15日公告,公司已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62.31億元。其中,國家開發銀行旗下子公司國開創新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以54.34億元獲得碧水源10.48%股份,成碧水源第三大股東。公司股票8月17日開市起復牌。

  此次是國開行第一次股權投資水務領域,開創了行業先例,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有資本注資民營企業。

  國開行認購10.48%股份

  根據公告,碧水源此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總量為1.48億股,發行價格為42.16元/股,扣除發行費用後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61.87億元。

  其中,國開資本通過“齊魯碧辰2號定增集合資産管理計劃”和“新華基金-民生銀行-碧水源定增1號資産管理計劃”認購了碧水源10.48%股份。募集資金擬用於14個水處理項目,涵蓋BT、BOT、BTOT、PPP四個項目類型。

  碧水源董秘何願平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此次增發對碧水源來説可謂受益頗豐。公司將擺脫民營企業參與政府項目的不利束縛,有利於公司以後與地方政府合作;同時,公司和國開行在多地建立了環保産業基金,未來在一些重大工程建設中形成“投貸聯動”,提高抗風險能力;此外,依託國家開發銀行覆蓋全國的城市資源,有助於公司迅速搶佔市場資源,提升市場份額以及市場影響力。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混合所有制經濟,民營資本參股國企屢見不鮮。相對而言,國有資本注資民營企業則顯得尤為謹慎。作為政策性銀行的國開行,通過定增方式戰略投資碧水源,開啟了環保行業混改新模式,值得長期關注。

  多種方式推進PPP項目

  2014年以來,國家層面大力推廣PPP模式,環保作為PPP項目中的投資重點受益明顯。今年5月份發改委公佈第一批全國性PPP投資計劃,總投資2萬億元,其中涉及環保項目投資超過2000億元。

  碧水源作為水務領域最早嘗試PPP模式的企業之一,從2007年開始,碧水源以PPP模式在環保領域與地方政府平臺合作。今年5月,碧水源成功助推環保領域第一個PPP合資公司雲南水務在香港上市。

  何願平介紹,目前碧水源在推進PPP合作方面機制靈活,探索了多種合作模式。一是類似雲南水務的模式,由碧水源佔股49%,並且負責公司經營管理;二是通過參股的方式和地方上市企業聯姻,打造區域性的環保平臺。2013年10月,碧水源以增發方式入股武漢控股,並成為第二大股東;三是在二三線城市,碧水源與地方政府合作並掌握控股權;四是大量的BOT項目,地方政府以5%或小部分比例合作,吸引地方國資參與。

  “PPP項目是社會資本和地方政府合資,就像一場婚姻,需要雙方在未來二三十年的時間在理念、想法互相磨合,形成一致。過去做BOT是單個項目,現在碧水源PPP項目是和一座城市的很多項目合作,形成多贏格局。”何願平説,未來公司將打造碧水源的環保集群,不斷推動子公司上市。

  未來市場空間大

  何願平介紹,今年公司PPP項目全面開花,進入了很多新的區域,已經覆蓋了全國100多個城市。目前膜技術在中國水處理行業中的應用比例不超過10%,PPP市場未來的空間巨大。

  近期,碧水源相繼與新疆奇臺縣、貴州水投水務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沙灣縣國有資産經營公司簽訂相關框架協議,協議中均涉及PPP合作模式。今年5月,碧水源與浙江省溫州市簽訂合作意向協議,擬未來3-5年投資500億元助推溫州“五水共治”工作。

  截至目前,碧水源以PPP模式成立的合資公司超過30家,處理能力達到每天1000萬噸,覆蓋了全國20多個省份,服務人口超過6000萬。

  據公開數據,2015年上半年,碧水源中標項目超過20個,新增合同以及戰略合作協議投資金額超過100億元,實現約100萬噸/天的水量增長;其中PPP模式中標或簽約項目9個,投資金額超過80億元,覆蓋新疆、浙江、蘇州、遼寧、河南、廣東等地區。

  長城證券分析師楊超認為,碧水源作為PPP模式已完成全國性佈局,後續隨著定增落地,有望不斷演繹雲南水務的成功PPP樣板,形成商業模式與資本運作模式的完美結合。

碧水源(300070)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