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人境外“爆買” 倒逼國貨自強

  • 發佈時間:2015-11-11 15:25: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東京街邊小鋪到巴黎奢侈品店,從東南亞島國的免稅店到美國的大商場,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正在成為世界各國人民談論的對象。日本媒體為中國遊客創造了“爆買”這個新詞,各大商家專門為中國人準備了中文導購和微信支付;而在美國人眼中,中國遊客對購物的興趣遠超旅遊觀光,更像一群“會走路的錢包”。

  中國遊客選擇在哪“爆買”,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種自由選擇,它與是否愛國、是否崇洋媚外無關。不過,近些年出境旅遊消費的持續火爆充分説明,中國民眾對優質産品和服務存在巨大需求,但中國製造業和零售業落伍了,未能滿足民眾的消費升級要求,以致大把大把的錢流進了別人的口袋。中央領導同志指出,總體上我國産能很大,但其中一部分是無效供給,而高品質、高水準的有效供給不足。這種落差再次啟示我們:要將“大把大把”的需求吸引回國內,助力提振內需,前提是國貨當自強,提高品質提高水準。

  據國家旅遊局預測,2015年中國內地公民出境旅遊將達1.2億人次,境外消費將達1940億美元。為何那麼多中國人在國內省吃儉用,到境外卻“買買買根本停不下來”?主要的原因在於,很多人覺得即使在境外“一擲千金”也比在國內消費划算。

  一方面,受稅率、運營成本等因素影響,很多産品在國內外都存在“價格倒挂”的現象。商務部2011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等5類産品的20個品牌的高端消費品,中國內地市場價格比香港地區、美國、法國分別高45%、51%、72%。這意味著,遊客靠境外購物的差價就能省出機票錢。

  另一方面,很多中國遊客覺得國外的産品品質更有保障。近年來,部分“中國製造”品質參差不齊、違規成本過低的問題,以及“毒奶粉”等惡性事件,嚴重損傷了一些人對國貨的信任。以前境外購物主要是買高檔消費品,近幾年開始轉向搶購奶粉、電器、大米、馬桶蓋等生活用品,足見國貨品質升級與消費者需求升級之間的斷裂已越來越大。

  這兩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媒體稱中國自2009年以來旅遊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2014年突破1000億美元,增長近50倍,“已成世界旅遊服務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中國亟須努力讓民眾在國內釋放購買力,已成基本共識。

  破解超萬億元購買力“肥水外流”的尷尬,把中國民眾巨大的消費潛力在境內釋放出來,需從多個方面提升人們對於“中國製造”的信心。首要一點是要為打造高品質的民族品牌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從“製造大國”向“品牌大國”轉變,靠高品質國貨收復人心。要在研究和尊重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通過科技創新、工藝升級等手段,扭轉“中國製造”粗製濫造、假冒偽劣、不安全的負面印象。

  其次,要進一步優化國內消費環境,降低價差,讓民眾樂於在國內消費。事實上,如今有不少國貨的品質已不輸“洋品牌”,一些遊客在海外大費周章買回來的馬桶蓋、大米等,真實産地就在國內。之所以遊客一窩蜂地到境外買,是因為“便宜”“合算”。所以,一方面,要做好稅率調整的文章,改變國內外産品“價格倒挂”局面;另一方面,要多元推進免稅業務,發展主要商業城市市內免稅店。

  此外,增加制假售假的違法成本、完善監管體系和消費維權渠道等,雖是“老生常談”,但也必不可少。

  中國民眾購買力越來越強,是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帶來的一件好事。如果國人境外“爆買”和“掃貨”能讓有關方面、有關部門感到壓力,及時調整政策創造條件,倒逼國內産品重塑形象;如果國人境外“爆買”和“掃貨”能讓國內企業看到商機,倒逼自身加快轉型,提供更多高品質、高水準的有效供給,儘快讓産業升級的步伐跟上消費升級的節奏;如果能有效地將這種購買力轉化為國內消費,對於緩解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將大有裨益。

  評論員 易艷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