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失信企業應主動擔責 依法補償投資者損失

  • 發佈時間:2015-11-11 08:21: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於已經或者未來發生違法失信行為的企業,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近日發出倡議,相關企業及責任人在發生違法失信行為後,應積極勇敢承擔責任,依法補償投資者因企業違法失信造成的損失。

  投保基金公司相關人士指出,建設一個高度誠信的資本市場,關係到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也關係到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資本市場由於天然具有逐利性、專業性、資訊不對稱性等特點,要求參與市場交易的各方必須有較高的誠信水準,如果缺少信任、缺乏信賴、缺失信用,必然會破壞市場運作的基礎、動搖市場的信心,投資者就不願意將自己的資金交給企業來使用或者交給機構來管理,市場也就失去了根基。

  該人士提到,一家企業想要進入資本市場融資、上市或者在資本市場從事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活動,無論是在發行前的準備階段,還是進入資本市場以後的經營階段,首先就要樹立誠信為本的理念,以依法經營、誠信披露為指導原則,嚴格要求自己,從事合法的經營行為,及時、準確、完整地披露相關資訊。如果企業不以誠信為本,失信于市場,失信于投資者,即便能夠獲得暫時的利益,日後也一定會付出失信的代價,甚至遭到資本市場廣大投資者的拋棄。

  近年來資本市場出現的典型不誠信行為,其後果都十分嚴重,相關企業及其負責人都付出了慘重代價。例如,雲南綠大地被證監會行政處罰,實際控制人何學葵等人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罪等罪名被起訴。再如,*ST博元因涉嫌偽造財務數據、資訊披露違法違規,經證監會立案調查後,最終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並因此被暫停上市。

  上述人士指出,作為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誠信經營是企業應當履行的義務,也是上市公司對資本市場和廣大投資者的重要承諾。但是,假如企業由於各種原因已經出現了違法失信行為,則不應為了掩蓋錯誤實施更多的背信行為,而是應當積極主動面對問題,主動承擔責任,積極改正錯誤,盡力取得市場和投資者的諒解,才能回歸正途,保障未來繼續發展。

  例如,萬福生科上市財務資訊及年報造假被揭露,平安證券作為萬福生科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的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出資3億元設立萬福生科投資者利益補償專項基金,用以先行賠付因萬福生科虛假陳述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並委託投保基金作為專項補償基金管理人,負責專項補償基金日常運作並向投資者發放補償金,由此開創了相關機構主動承擔賠償責任、通過和解方式解決資本市場糾紛的先例,是我國證券市場上解決類似糾紛的一項大膽嘗試。

  投保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投保基金將以保護證券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為宗旨,為相關責任主體出資設立類似的專項補償基金對投資者進行償付提供支援與幫助,做好基金管理工作,切實維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程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