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忘情“剁手”時,小心三騙局

  • 發佈時間:2015-11-11 07:33:06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雙十一”即將到來,一些不法分子正以“賣家”的旗號進行詐騙。南通市公安局10日對外公佈3種網路購物陷阱,提醒消費者理性消費,謹防上當。

  告知“訂單異常”,可能是詐騙。前不久,在南通市區打工的吳女士在淘寶網看中一款衣服,付完款沒多久,她接到一個自稱是“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告訴她,其訂單由於系統故障未能成功,需儘快進一步操作才能退款。吳女士信以為真,加了對方指定的名為“客服退款”的QQ為好友,被騙走1萬多元。

  微信“砍價搶購”,很多時候是陷阱。10月底,家住南通港閘的單女士上網時發現一微店正在舉行iPhone6 plus手機的微信砍價搶購活動。於是,她邀請諸多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幫忙砍價,將原價5288元的手機砍到1380元,並在相關頁面中輸入聯繫方式。第二天,該微店客服與單女士取得聯繫,稱其搶購成功。11月1日,單女士收到快遞,並在打開外包裝確定裏面是手機後付了款。然而,單女士開機後卻發現,收到的竟是一款山寨機。她當即與對方再次聯繫,卻被告知要先交納保證金才能退貨。單女士又先後匯去2000余元,最終發覺遭遇連環騙局。

  輕信“搜索結果”,容易落入騙子陷阱。8日,南通市區于女士在家中用手機購物後,發現微信轉賬出現問題。之後,她在百度上搜索到一個微信客服電話,諮詢相關事宜,結果被告知自己微信綁定的銀行卡被凍結,需要到銀行ATM機上操作。于女士當即按對方的要求在ATM機上操作,發現卡內1.2萬元現金被人轉走。警方提醒,通過搜索引擎獲知的所謂客服號碼,還須多加辨別,有的就是騙子事先挖好的陷阱。如遇到上述問題,應直接在官網上聯繫客服,諮詢解決。

  本報記者 付 奇

  本報通訊員 蘇錦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