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你一雙慧眼 看清這些陷阱

  • 發佈時間:2015-11-10 01:33:51  來源: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剁手黨”的節日即將來臨,眾多網購達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助你跳過網購裏那些想也想不到的“坑”。

  【陷阱1】是否正品真假難辨

  【達人支招】是不是品牌正品是很多人網購時都很糾結的事兒,達人説掌握了“三看”的技巧就能很大程度上防止買到假冒偽劣産品。

  一看圖片。如果是賣家很認真地自己拍攝、製作的圖片,就説明賣家比較用心經營網店。

  二看評價。其他買家的評價是重要參考,要看具體買家評價來辨別,如果是千人一面的好評,簡單幾句話來回説,這樣的好評真實性就要打個問號。相反,如果好評率高,買家的評價內容看上去很具體很實際,可信度就會相應提高。

  三看買家秀。很多買家評價時都會上傳圖片,借來跟賣家精心修過的産品圖對比著看,買家秀更有參考性更實用。

  【陷阱2】懷疑買到假貨退貨還是忍

  【達人支招】答案是能退則退。

  賣家如果把假貨賣給100個人,可能只有幾個人要求退貨,賣家已經從其他人身上賺回來了。但如果你覺得産品有些可疑卻不要求退貨、有瑕疵也能忍受,最後會把賣家給慣壞了。據説從不退貨、好説話、能將就的買家,會更容易成為問題産品的“接盤俠”。

  特別提醒,有些購物平臺可以花一點小錢購買運費險,需要退換貨時就可以大大節省快遞費。

  【陷阱3】剛收貨賣家就降價促銷咋辦

  【達人支招】遇到這種情況時,消費者要“主動維護自己的錢包”。可以聯繫賣家,要求退還差價。如果賣家不同意,消費者還可以申請退貨,重新下單買一個新的。這樣算下來,也能節省不少錢。

  【陷阱4】付款後沒人搭理怎麼防

  【達人支招】首先,建議消費者優先選擇支援“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賣家;其次,要儘量跟賣家提前溝通好快遞、售後服務的相關內容,並將記錄保存,以備不時之需;另外,快遞簽收前儘量開箱檢查,尤其“雙11”快遞量大,産品容易損壞,應儘早發現並及時聯繫賣家。

  【陷阱5】垃圾短信滿天飛須留心被騙

  【中消協支招】“雙11”期間,消費者一定要時刻提防網路詐騙的發生。

  一方面,消費者參與網路購物請務必選擇正規的購物網站。正規購物網站底部會顯示備案資訊*ICP備*******號和工商紅盾標誌,同時也會標注網站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法人代表等詳細資料。另一方面,消費者要冷靜識破騙局,不要輕易將身份證和銀行卡資訊透露給別人,更不要將手機的動態驗證碼告知他人。

  一旦發現被騙跡象,應採取措施,儘快通過銀行、平臺為挽回損失爭取時間,必要時要準備好交易記錄等相關憑證向公安機關反映。

  相關連結

  “買買買”裏“假像”多

  每年“雙11”巨大的成交量背後,卻隱藏著種種“假像”。

  ——假貨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一直是消費者抱怨網購的最大“槽點”,“雙11”更是這一問題的集中爆發時點。國家工商總局公佈的2014年下半年網路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顯示,監測正品率僅為58.7%。國家質檢總局在去年“雙11”前針對網路銷售的兒童玩具、服裝、鞋類、背提包和小家電開展了産品品質專項抽查,經檢驗,問題産品佔到26.1%。

  ——假促銷、假折扣。每年“雙11”,消費者都會發現有商家“先虛抬專櫃價後降價”“折扣備貨很少”“優惠注水”等方面的問題。據天貓方面表示,今年截至11月5日,累計已經有2萬多個“雙11”商品因為價格問題被刪除、取消參加“雙11”活動的資格。

  ——假信用、假銷量。根據信用等級、銷量排名下單是不少“網購族”規避上當受騙的常用辦法,然而每到“雙11”,虛假交易刷單刷好評、惡意炒信等行為便大行其道,原本客觀的信用評價大量“注水”,反而成為吸引消費者“上當受騙”的陷阱。

  ——假承諾、假維權。電商産品維權本來就比較難,“雙11”血拼之後遇到問題要維權更是難上加難,為了吸引消費者,一些電商平臺、網店便大肆給出“包退包換”等虛假承諾和維權資訊,等到真正遇到問題,承諾、維權便都成為“泡影”。

  據新華社杭州11月9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