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們能吸引老外“海淘”點啥?

  • 發佈時間:2015-11-11 06:33:51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涂玥

  前幾天“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一齣,網友們紛紛調侃“聽到此消息,德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的奶牛紛紛嚇暈了過去”。如果對照著今天淩晨開搶的“雙十一”各類海淘商品的數據來看,這個段子似乎還真算不得誇大其詞。

  打著全球直採、包郵包稅、包機直郵的旗號,各式各樣的進口商品如今幾乎已成各個電商平臺的“看家法寶”,價格甚至比自己去當地旅遊時“人肉”扛回來的更便宜。當越來越火的跨境電商將整飛機整飛機的日本尿不濕、紐西蘭奶粉、澳洲綿羊油運抵中國各個城市之後,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這些飛機返程時可以裝些什麼帶回給日本、紐西蘭和澳洲的小夥伴們?正如此前困擾義新歐鐵路的那個成本問題,正如美國申通公司負責人在向我提及“現有業務仍以國內海淘為主”時的不甘,國內跨境電商進口、出口的“長短腿”已經相當顯著。

  其實,從去年開始阿裏的“雙十一”就號稱不是只有國內消費者的“全球買”,更有國內商家的“全球賣”,有“淘寶國際版”之稱的速賣通這幾年也算得上風生水起,只不過,老外們究竟能從中國“海淘”點啥回去還真不好説。

  算我孤陋寡聞,那上頭賣的絕大多數珠寶、手錶、鞋服、彩粧的品牌都是我聞所未聞的,看著低至幾美元、十幾美元的售價我也不敢輕易下手。且不説這樣的商品對於國外消費者的吸引力、購買後滿意度如何,至少有一點,如果時至今日,國外海淘者還只能從中國淘到些類似小商品市場裏賣的廉價商品,那麼對於正在轉型中的“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絕非福音。

  中國人愛説“來而不往非禮也”。不管是出於成本、長遠發展的考量,還是從國際貿易平衡、外貿出口轉型的角度出發,這個説法在跨境電商的世界裏也都同樣成立。結合中國的産業特色,針對外國國情和消費需求,中國出現越來越多類似“花王尿不濕”、“愛他美奶粉”的爆款供老外們淘淘應該算不得什麼難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