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快5天就能成鑽石賣家 “刷手”一天可賺上百元——電商刷單利益鏈調查

  • 發佈時間:2015-11-10 21:12: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11月10日電(“新華視點”記者周琳)不少消費者上網購物喜歡選擇人氣高、銷量好、排名靠前的爆款産品。不過,“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産品巨大的銷量中有不少是專業“刷手”的功勞。

  “雙11”前,阿里巴巴、京東集團等20多家電商平臺和130多位網店經營者聯合簽名,承諾“誠信守法經營,不售假不刷單”。刷單現象還存在嗎?

   刷單公司聲稱:好評6毛快遞2.6元 20天即可成“鑽石”賣家

  不少人網購會先看看銷量和店舖的信譽,實際上,一些商家的信譽和銷量並非靠一件件貨品攢出來的。通過刷單,把銷量刷到前列、評價變得更高,成為不少網路商家快速提升信譽和銷量的手段。

  記者調查發現,刷單公司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利益鏈條,同時,吃準研透相關平臺的政策,一個完全沒有刷過單的商家想要學會,只需要不到十分鐘時間。

  在網路上搜索刷單公司,出現了一大批相應的平臺。記者隨機點擊了一個排名靠前名為“刷寶平臺”的公司頁面,其號稱是“挑戰全網低價”的網站,可以“創造奇跡、快速上鑽”。網頁介紹稱,只要按平臺的流程去做,就不會出現被封店的情況。

  據了解,淘寶查刷信譽主要是兩個辦法:一個是人工查,一個是靠第二代稽查電腦系統24小時全程監控所有的淘寶交易,以後一種為主〉縋圓榫陀新┒矗因為電腦畢竟只是一套軟體系統。平臺已經熟悉了淘寶的系統監控規律,因此容易得手。

  這種刷單並未産生真實的買賣。例如,商家需要刷1個好評,就給“刷手”10元商品的連結,刷寶平臺就會扣下商家10元作為擔保金,“刷手”接單後,先拿10元去真實拍下商品,然後給好評。完成後,10元回到商家的支付寶,商家的10元擔保金則轉移到刷手的平臺存款中。“這樣,只有資金流動,其實沒有形成交易,商家的信譽卻在不斷增加。”

  為了讓這些刷單變得真實可信,還必須偽造物流資訊,不少網站還提供後續服務。一個名為“一號空包”的網站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購買龍邦、天天、全峰等六家快遞公司的單號。記者用2.6元購買了一個天天快遞的空包,並填寫了偽造的地址和手機號碼,就立刻獲取了一個單號為“560863565771”的空包。在天天快遞官網上,這一空包在當晚就顯示為“已經發貨”,且到達公司、集散路徑和掃描員姓名一應俱全,看起來就是一個正常的包裹。

  刷單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客服表示需循序漸進,採取“樓梯式”刷單較安全,比如今天刷2-3單,明天刷3-4單,後天刷4-5單,一天比一天多安全性比較好。“快則5天,慢則15-20天,就可以快速加入鑽石賣家的行列。”

  想在這些平臺上發佈刷單的任務,平臺賬號上必須有存款,並購買0.6元一個的發佈點,也就是説每刷一個信譽,需要花費0.6元。“京東、天貓和淘寶上商家的單子,不僅是‘雙11’,我們一直都在做,還沒被發現過,有些商家天天都在刷。”在QQ群內,一個號稱“批量接單”的網友説,一個客戶從6月到現在刷單的Excel文檔都有100多兆。

  “刷手”通過加購物車、虛假交易刷單 想入群得實名認證

  在QQ群中搜索“京東刷單”“淘寶刷單”等,記者發現數個近千人大群,裏面大多是“刷手”、商家和刷單平臺工作人員。一般來説,商家發佈的刷單資訊,“刷手”可以直接接單,也有些是刷單平臺接單後再分包給“刷手”。有些群一天能跳出數百條刷手求單的資訊,記者在一個千人大群看到,不到一分鐘內,就有十幾個QQ號發佈接單資訊。

  記者點擊了其中一個“京東維京海外專營店”和天貓國際“BP官方海外旗艦店”的刷單需求發現,只需點擊關注店舖並收藏三款寶貝加入購物車,再將截圖發給發佈人,就能獲得1元錢。記者依照需求操作後不久,支付寶中果然收到了佣金。

  大部分群對新人加入十分謹慎,要求“入群實名審核”。一位名叫“野哥”的群主詢問記者是“刷手”還是“商家”,要求進群必須“先繳費實名制審核後”,才能正式加入“刷單”大軍,並給記者發來了一張價目表。

  價目表顯示,25元套餐能進一個千人大群,38元進兩個,以此類推。在98元以上的套餐中,群主會免費贈送培訓資料,並提供“商家送防釣魚視頻,刷手送收菜神器”。如果一次性付費超過148元,還能升級為外宣,再介紹會員入群,可以拿高達50%的提成。“刷手一天可賺50-200元,這點錢很快就回來了。”

  在支付了98元後,“野哥”為記者發來了一個刷單的精品教程。為了讓購買看起來更真實可信,刷手還需要先和店家客服“假聊”,問問賣家能不能優惠、可否包郵等常見問題,再下單購買。

  但想要真正入群接單,還需要提供身份證正反面照片、真實姓名、手機號、地址等大量的個人資訊,還需要提供本人視頻以證明是自己。“要審核確認是本人,這樣商家才敢讓你做單。”“野哥”説,不填寫就不能入群,交過的錢也不能退。

  專家稱:刷單損害交易公平 須加強監管加重處罰

  專家表示,只有把銷量和信譽都刷上去了,消費者才會點進這個店舖,尤其是新店舖,不刷單的話很難有銷量。這是刷單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針對刷單行為,阿裏、京東等平臺都曾多次表示,絕不縱容,嚴厲打擊。但記者調查發現,刷單的參與者都非常小心,“刷手”彼此之間並不相識,和商家也不直接接觸,刷單任務更隱秘,發現和查處也更加困難。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劉春泉説,網購時,很多消費者都是跟風,商家刷單、虛假交易利用了人群的從眾心理。“面對刷單,工商部門存在執法調查難的問題,儘管在電子商務中平臺的交易數據等資訊會在後臺留存,但目前來看執法能力仍欠缺。”

  “刷單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和《網路交易管理辦法》。”劉春泉分析,電子商務信用評價體系是平臺自己制定的規則,對於這種虛假交易的行為,作為消費平臺有義務加強監管監督。

  專家認為,刷單現象一方面給數據注水,另一方面降低了消費者對電商行業的信任,最終帶來的會是整個行業的不信任感。

  劉春泉建議,刷單問題需要更完善的監管和處罰機制,比如規定電子商務平臺需要向工商等監管部門開放數據介面等,同時在域名、虛擬主機、貨運、賬戶註冊和支付等各個層面進行聯合干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