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堅持市場化改革 拓展為農服務領域——供銷合作社系統企業轉型升級“提速”

  • 發佈時間:2015-11-10 19:34: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杭州11月10日電(記者王希、馬劍)全國電商平臺“供銷e家”上線,著力深耕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中國供銷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發展穩健,産業支撐與影響力日益提升;土地託管、合作金融等方興未艾,從單純流通服務向農業綜合服務拓展……“十二五”時期,全國供銷合作社企業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轉型升級呈現“加速跑”。

  為農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農民外出打工,供銷社給農民打工。”在山東高密,供銷合作社以農業服務公司為龍頭著力打造“3公里土地託管服務圈”,小麥、玉米託管後,畝産提高15%左右,農民畝均增收400多元。

  “土地託管服務已在河南、河北、江蘇、安徽等地廣泛開展,成為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一張名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王俠説。

  她在此間舉行的“全國供銷合作社企業工作會議”上表示,社有企業是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重要支撐。近年來供銷合作社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以企業發展成效反哺“三農”。

  ——過去5年,供銷合作社企業營業收入與利潤年均分別增長16.7%和21.6%,其中近三年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通過實施集團化發展戰略,培育了一批具有龍頭帶動和産業支撐作用的大型企業集團。目前全系統年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全資和控股企業集團達到11家。

  ——優化經營格局、延伸服務鏈條,促進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深度融合,發展電子商務、構建現代農産品市場體系,呈現出主業突出、適度多元的發展格局。

  紮根農村面臨新任務新挑戰

  王俠表示,“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供銷合作社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明顯增多。

  從企業自身看,數量多、體量小、核心競爭力不足是普遍性問題。據介紹,目前供銷合作社全系統1.9萬家企業,年收入不足3000萬元的佔70%以上,且普遍處於産業價值鏈低端。

  從發展環境看,基於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創新加快、各類資本競相流入農村市場、經營成本快速上漲等新變化,都對以農村農業為“主戰場”供銷合作社企業帶來一定衝擊。

  例如,農資行業産能過剩矛盾突出,價格低位運作,行業平均利潤率已不足0.7%。再生資源行業主要經營品種價格大幅下跌,廢鋼等已跌破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的價格,全行業多數企業陷入虧損。

  “這不是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是行業的轉折性變化,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王俠説。

   多措並舉做強做優做大

  王俠認為,下一步供銷合作社企業轉方式,重點在延伸産業鏈條、創新商業模式,加快向行業價值鏈中高端拓展。

  例如,農資企業要主動適應農業可持續發展趨勢,加快由單純的農資經銷商向農業綜合服務商轉型,為農民和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提供農資供應、服務示範和種植解決方案,將服務鏈條延伸到農業生産經營全過程。

  同時,她認為,供銷合作社企業調結構,重點要優化經營格局,促進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深度融合。當前要著力抓好發展電子商務和現代農産品市場體系建設兩方面工作。

  據介紹,供銷總社日前推出的綜合性電商平臺“供銷e家”,目前已與20多個省的276家電商公司實現對接,上線品種1萬多種。

  此外,她表示,供銷合作社企業還要順應“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發展和城鄉居民需求新變化,大力開展大田託管、代種代耕、統防統治等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並提供文體娛樂、養老幼教、現代物流等生活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