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值配售帶動市場上行機構中長期投資仍偏謹慎

  • 發佈時間:2015-11-10 07:23: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重啟IPO的靴子落地,A股市場應聲而起。從11月9日市場來看,上證綜指小幅低開後震蕩上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收3646.88點,上漲1.58%,銀行等藍籌板塊漲幅居前。

  多位公私募基金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參與打新資金的市值配售或是市場上漲的主要原因,隨著IPO的重啟,註冊制也有望早日落地,但多數機構在投資操作上仍偏謹慎。

   市值配售帶動市場上攻

  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師尚振寧認為,從股市表現來看,市場將IPO重啟解讀為利好。在目前新股的定價方式下,打新依然是一種無風險套利行為,因此,打新會吸引大量場外資金入場,整個市場的活躍度會得到提升,市場穩步向上的概率更大一些。

  華夏基金股票投資部執行總經理、華夏國企改革擬任基金經理鄭曉輝稱,IPO重啟或在短期內導致市場流動性轉向新股,但給市場造成的短期邊際衝擊會明顯低於上半年:一是因為上半年新股超額認購倍數將近200倍,新的打新規則取消了預繳款,對市場資金的凍結將大大減少;二是明確年內新股發行28隻,11月份只發行10隻,市場對新股發行規模的確定性增加。

  北信瑞豐基金經理于軍華表示,IPO重啟最大的意義在於表明監管層認為市場基本面已經好轉,造成市場劇烈波動的負面因素已經逐漸消除,降杠桿成效顯著,IPO重啟的時機已到。

  在多位機構人士看來,IPO並不會改變市場的中期運作,打新資金配置底倉或是藍籌股上漲的重要因素。

  北京大君智萌投資董事長呂長順表示,市值配置是市場上漲的根本原因,引發機構搶籌大盤股,大盤股市值大、業績穩定、流動性好,導致權重股帶領大盤上攻。

  上海凱石益正市場研究總監周榮華也稱,取消打新預繳款使得藍籌股具備了配置價值,從而引發了以銀行為代表的藍籌股強勢上漲,市場整體依然延續了此前的中級反彈格局,藍籌股的輪動補漲是目前市場的主導力量。

  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也認為,從大小股齊漲的盤面表現來看,IPO重啟不會改變市場中長期的震蕩上行趨勢。

  “IPO的量和價都與市場波動有關係,這不會改變市場的中期運作趨勢”,鄭曉輝稱,“一是監管層會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會有序放開新股數量;二是新股價格與市場也有關係,新股定價、詢價就是按照市場平均的市盈率水準定價或折價推出的價格。”

  鄭曉輝分析,藍籌股近日放量大漲,一個新增因素就是若要參與新股配售,打新資金需要配置一部分底倉,藍籌股一般是底倉配置的重點;二是相比中小創近期的反彈,藍籌股估值相對便宜,確實也存在補漲的需求;三是不排除部分機構投資者向藍籌方向調倉。

   機構投資

  中長期仍偏謹慎

  在投資操作和倉位管理上,機構的投資策略出現分歧,但多位機構人士認為,放開IPO提供了低風險收益投資標的的選擇,短期有望激活市場熱情,但中長期仍偏謹慎。

  鄭曉輝認為,放開IPO對基金當然是好事,可以增加低風險收益的獲利渠道:一是大多老基金持股倉位還沒有達到上限,仍有一部分配置空間;二是可以考慮騰出一部分倉位,通過短期減倉參與打新;三是可以考慮用債券回購或融資去打新。

  海富通國策導向混合基金經理顧曉飛表示,IPO重啟對投資操作上不會有明顯的影響,他們依舊是從行業趨勢的角度選取未來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和股票,IPO的重啟反而在投資標的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于軍華稱,對於新基金來講,短期是建倉的好時機,長期也具備一定的安全邊際。

  雖然看好IPO帶來的“紅包”行情,但多數業內人士對後市走勢仍偏謹慎。萬家基金投資研究部總監莫海波表示,鋻於市場短期漲幅過大,會適當減持前期漲幅過大的標的,但中長期來講,還是繼續持有看好的標的。

  于軍華稱,對於老基金來説,短期波動性加大,建議觀望,長期看投資價值已經顯現。

  鄭曉輝表示,“從新增資金的入場規模和速度來看,目前仍然是兩融資金在增多,滬港通是凈流出的,還是場內資金的博弈,預計股指還會有繼續震蕩修復的過程。”

  呂長順也稱,由於這次IPO的28隻新股,還是按照老辦法發行,預計經過兩天上漲,市場還會衝高回落,給投資者逢低配置的機會。

  不過,也有投資者相對看空後市,仍需繼續等待佈局時機。深圳一傢俬募基金經理表示,短期來看,市場板塊之間輪動速度太快,但券商和銀行均衝高回落,顯示疲軟跡象。其對後市仍然比較悲觀,大盤隨時會出現一根大陰線,其持倉也僅有五成,在投資上仍偏保守,短期看空後市,12月底再觀察有無加倉的機會。

  (李樹超 吳君 趙婷 王瑞 張筱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