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些“燒腦”科技真的會走進生活嗎?

  • 發佈時間:2015-11-10 01:31:0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飛行探索、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堪稱當下最熱門的前沿話題。人工智慧的發展會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嗎?虛擬現實技術會逐漸模糊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差別嗎?請關注——

  成百上千的人們聚集在一個名為“光啟馬丁飛行噴射器”的裝置旁邊,通過這套裝置,按動操作按鈕,每個人都能實現垂直起降和空中的快速前行。現場的人們躍躍欲試,盼望著能像電影《鋼鐵俠》中的Tony Stark一樣自由飛行。

  11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騰訊WE大會上,來自全球各地的10位網際網路思想家帶來關於暢想未來的主題演講,以及多項前沿科技不同領域的案例,從飛行探索、人工智慧到虛擬現實,向外界展示未來全球科技産業趨勢以及最值得期待的前沿創新項目。

  打個“飛的”去上班

  身處“堵城”,眼瞧著上班打卡的時間臨近,可交通路況圖上卻仍是一片紅色,如此“心塞”的狀況對上班族來説並不少見。不過伴隨飛行探索領域的技術進步,個人飛行時代已經來臨,背上“背包”,每個人向天空翱翔已經成為現實。

  “個人飛行器技術讓用戶可以像鋼鐵俠一樣隨時起飛,更讓‘打飛的’成為了一種可能。”在大會現場,深圳光啟科學董事局主席劉若鵬介紹,光啟馬丁飛行噴射包是世界上第一款商業化、實用化飛行噴射包,計劃用於應急救援、軍事和休閒娛樂等領域。用戶裝備噴射包之後便能在空間中自由穿行。據透露,12月6日這款鋼鐵俠般的飛行包將在中國首飛。

  “從來沒有玩兒過飛行包的人通常只需要5小時左右的學習便可掌握操作要領。目前飛行包可以達到的高度是1500米,能堅持30至45分鐘,水準速度是70—80千米/小時。能順利飛行的風速是在5米/秒以內。”劉若鵬介紹稱:“這樣的新裝備讓我們能把原來在擁擠地面上的生活擴展到更高維度的空間中去。”

  劉若鵬介紹,背上這套飛行裝備,通過操作按鈕,個人即可實現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行。不止如此,除了應用於緊急救援等專業需求外,飛行包個人版計劃在2017年上市,目前已開始接受個人預定,這意味著飛行探索已進入個人飛行時代。

  關於出行的奇思妙想,還不止如此。量子懸浮技術的亮相引爆了現場觀眾的熱情。

  QuantumExperience首席運營官ItaiBen-mordechai在現場演示,在通過液氮降低到零下100度之後,超導體可以懸浮在空中,並改變自己的角度,能繞著磁場一圈圈轉動。

  據介紹,在超導體達到低溫之後,可以達到量子狀態,這種嶄新的物理學研究帶來了電阻為零的材料,也就是沒有能量損耗與阻礙,而且超導體在內部有磁場,通過自己創造磁場,改變周圍的環境。

  在令人驚訝又感到科幻的現場演示中,人們看到超導體在低溫環境下可以懸浮、運動,甚至多物體同時運動。也許不久的將來,懸浮汽車、懸浮船隻都可以通過超導體實現。

  你也將有貼心的“大白”

  呆萌的大眼睛,大大的腦袋,靈活的四肢活動,喜怒言於色……WE大會上,機器人iCub堪稱全場的賣萌“擔當”。由謝菲爾德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Tony Prescott發明的這個小傢夥,是當今世界上被公認的最聰明、最靈活的人形智慧機器人之一。

  從聽從命令到擁有自我意識,傳統機器人到iCub的變革被媒體形容為“大哥大”與智慧手機之間的巨大跨越。iCub外表像一個四歲兒童,然而它已擁有自我意識,能夠受目標驅動,可以用挑眉、微笑等面部表情表達六種情緒。

  通過一套認知系統,iCub具備與人類兒童一樣的思維認知能力,可通過自主學習來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當它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時,就會露出招牌笑容。伴隨學習能力的逐步提高,iCub未來將可能成為“大白”那樣的機器人助手投入實際應用,並進入普通家庭。未來,陪你聊天、聽你訴苦的閨蜜,可能真的會是個機器人哦。

  伴隨人工智慧、智慧交互等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活將愈發便利。另一家年輕的國內科技企業格靈深瞳則基於三維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自主研發出“深瞳”技術,在人和車的檢測、跟蹤與識別方面居於世界領先水準。擁擠的人群中,這只可以讀懂人的“深瞳”可以追蹤人的運動軌跡,實時監測肢體的運動幅度和速度,從而判斷姿勢背後的“意義”。未來,人群中如果有人雙手舉過頭搖一搖,攝像頭就能識別出他在求救,從而自動報警……

  虛擬現實技術欲取代電視

  倫敦奧運會上,約翰·列儂與萬人合唱“Hey,Jude”;台北小巨蛋,周傑倫與鄧麗君隔著時空深情對唱;音樂頒獎典禮上,邁克爾·傑克遜重返舞臺,用月球漫步、原地旋轉等動作帶觀眾重溫了流行天王的黃金時代。這些令人驚嘆的舞臺效果背後,都是虛擬現實技術在發力。

  眼下,虛擬現實技術開始進入消費市場。WE大會上,一款名為Holus的3D全息投影螢幕將虛擬現實技術帶到用戶客廳裏。電子設備在連接 Holus之後,即可從設備金字塔形狀的透明玻璃裏觀看到3D效果。

  和目前市面上多數需要佩戴眼鏡或是其他裝備的虛擬現實智慧穿戴設備不同,Holus無需用戶佩戴任何輔助設備,裸眼即可以零距離接觸客廳的“第四屏”。

  另一項在WE大會上震撼全場的前沿技術則將虛擬現實“投影”到了人臉身上。時而英俊男子,時而妙齡女子,時而兇狠美洲豹……透過日本藝術家淺井宣通發明的Face Hacking技術,“一人千面”只在毫釐之間。

  通過計算人臉輪廓技術,Face Hacking利用投影效果,瞬間變換人們的表情和外貌特徵。一旦投入商用,這款技術將大大拓展虛擬現實投影的應用領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