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購買預售商品 小心賣家“潛規則”

  • 發佈時間:2015-11-10 01:29:39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浦口記者 楊洋

  每年的11月,似乎已經成為了電商平臺的一個“價格大戰月”。而從去年起,這個由天貓發起的“雙十一”活動,就蔓延了整個11月。今年,“雙十一”價格大戰再次打響,而賣家們又玩起了“新花樣”。

  想買的東西買不了

  近幾日,孫小姐要給家裏買一套食具,想著網上的款式比門店要多很多,孫小姐便在網上挑選了起來。孫小姐真的看中了一套食具,但價格並不便宜。孫小姐想可能是材料的使用上比較特殊,便點進了商品詳情進行了解,這一看,孫小姐才發現,這樣的定價是為了讓自己“買不了”。

  原來,為了備戰這次的天貓“雙十一”,商家在11月初便開始了預售。也就是説,買家現在看到的價格,並不是以往商家售賣的價格,並且商家目前僅接受買家拍付的“定金”,真正購買,則要等到11日當天。

  孫小姐想早點買回自己心儀的商品,同時也害怕自己在活動當天未能“搶”到這款商品,便和客服進行了協調。然而,協調的結果,則是客服均以目前只能進行預售,同時,自己不能確定當天售賣價格來回復孫女士提出的所有問題。

  不能“七天無理由退款”

  孫小姐看著這個標價1180元一套的食具,聽著客服一遍遍解釋只需付60元定金,就能搶先在雙十一當天買到這款商品,價格比現在標價要低得多。不僅如此,活動當天,這預付的60元定金還能當成120元來使用。聽著這樣的優惠力度,孫小姐便按照客服的指導,拍下了這款食具的定金。

  幾天后,孫小姐的一位朋友也説要購買一套食具,孫小姐便將相關連結發送給朋友。然而朋友卻發現,這樣的預售中卻暗含著商家的一些“花樣”,比如説進行預售的商品無法再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

  孫小姐立即登錄自己賬號,將這一情況和商家進行了核實,而與朋友告知的內容一樣,客服同樣給出預售商品無法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孫小姐告訴記者,購買商品時自然是希望購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誰也不想買完再進行退貨,但是自己該享受到的權利卻不應該以任何原因被剝奪。對於孫小姐的疑問,賣家只表示這一內容已經在商品詳情中註明。並且孫小姐已經支付定金,目前已經無法進行退款。

  以預售規避無理由退貨涉嫌違法

  孫小姐在商品詳情中一番搜尋,果然看到了一行小字,提醒買家支付定金後無法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但是對於定金不能退還則沒有顯示。

  孫小姐還告訴記者,自己將遭遇告訴了自己的同事,有同事告訴她,去年也吃了這樣的虧。與孫小姐提前發現這一“花樣”不一樣的是,這位同事因為購物車加入了太多商品,去年11月11日零點在進行了一番“搶購”之後,竟然落了幾款已經付了定金的商品。在陸續收到快遞之後的幾天,這位同事才發現之前預訂的幾款商品還沒到貨,一查以後才發現,自己竟然忘記付全款,而賣家也以未在規定時間內付全款為由,拒絕退還定金。想著定金不多,這位同事也就沒再追究,卻沒想到,看著孫小姐的例子,才知道除了定金不能退以外,還有這樣的“後招”等著買家。

  對此,記者向律師了解了情況,律師提醒買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説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消費者定做的,鮮活易腐的,線上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電腦軟體等數字化商品,交付的報紙、期刊。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也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而根據這一條,賣家如果拒絕七天無理由退貨則涉嫌違法。

  謹防“雙十一”各類陷阱

  □通訊員 浦廣臺 最浦口記者 董自正

  每當快到“雙十一”時,不少網友反映,一直在某網站上觀望的産品在“雙十一”期間反倒漲價了。也有不少網購達人表示,經常會遇到某些特價商品,付款後不發貨等。浦口區公安分局網安大隊民警繆中秋告訴記者,這就是一些網店的慣用騙術,叫做低價陷阱。

  繆中秋表示:“這個時候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佔小便宜的心理,然後就跟受害人講這個低價這個貨物現在已經下架,你搶購不成功的話,你想要的話,我們可以發送另外一個連結給你,以另外一個連結拍下這個貨物,其實這個連結往往就是一個釣魚網站的連結。”

  不僅是“低價”吸人眼球,“雙十一”期間各大網站上還都會出現贈送紅包的現象,而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個契機,使用彈跳窗口的形式發放虛假紅包,這也是一種慣用伎倆,名為“紅色詐騙”。繆中秋説:“經常會在平時瀏覽網頁的時候,出現一些虛假紅包的彈框或者是一些腳本,這個時候,市民點擊這些虛假紅包的時候,會導致電腦被安裝木馬,或者是直接彈出一個虛假的購物網頁,在這個網頁裏購物,或者是安裝一些木馬程式的話,就會導致銀行賬號或者是個人資訊的泄漏,導致後面詐騙行為的發生。”

  警方還提醒,即使搶單成功了,也不可卸掉防範心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會冒充客服以打電話等形式進行詐騙。購物後保留網上購物憑證,不透露個人賬戶資訊,以防被騙。還有就是在選購支付的時候,一定要有正規的第三方交易平臺,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等作為,切勿直接向商家進行轉賬、匯款等行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