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專家看好中國綠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

  • 發佈時間:2015-11-08 11:18: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洛杉磯11月7日電(新華社記者郭爽)《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勾勒出“十三五”時期綠色發展藍圖,美國學界和業界不少專家都對中國的努力和貢獻表示讚賞,並看好綠色發展引擎帶動産生的新機遇。

  倡導低碳環保的國際組織“綠色交流峰會”主席戴維·阿貝爾對新華社記者説,中國的發展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新能源、新技術企業正在積極融入國際社會,這將為全球發展提供動力。

  專家們注意到,十幾年前中國還只是單純地提及注重環境保護,到2007年,中國共産黨十七大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之後的十八大報告、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進一步提升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和前進方向,而新的五年規劃藍圖更將“綠色發展”列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提出要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這些概念和提法的變化,意味著中國的發展思路更加全面、科學。

  美國俄勒岡大學社會學教授約翰·福斯特撰文評論説,毫無疑問,中國已向更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邁出了重要步伐。這些努力包括許多方面,比如在經濟增長和治理環境間尋求平衡、大規模推廣太陽能風能等技術、為保護農田設置“紅線”、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淘汰高污染車輛、增産電動車、制定節能減排目標、推行新的煤炭資源稅等。

  可以預見,生態環境保護將滲透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綠色發展藍圖正在為中國提供更健康和持續的發展動力。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中國項目主任芭芭拉·菲納莫雷認為,中國正在嘗試設定一個將環境納入考量的新型發展軌道。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能源專家拜倫·瓦舒姆對記者説,迴圈經濟、綠色經濟産業和綠色生産體系將可能成為中國發展的新增長點。他認為,如今中國在能源、環境等領域,已經開始涌現大量創新技術,這正在改變不少人對中國的舊印象,而以綠色發展為動力,中國正在面臨新的機遇,其他國家也將受益。

  在應對氣候變化等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上,中國貢獻有目共睹。中國的“國家自主貢獻”指出,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美國生態學者小約翰·柯布認為,中國已展現出向生態文明轉變的領導者姿態。

  國際區域氣候行動組織主席施瓦辛格的戰略顧問特裏·塔米寧説,中國在解決氣候危機、發展綠色經濟等方面的願望迫切,與美國等其他國家共用機會。致力於全球城市間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國際組織“C40城市氣候領袖組織”執行副主任凱文·奧斯汀認為,在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少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有很多好的作法,這對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借鑒作用。

  美國聖莫尼卡市是加利福尼亞州率先制定可持續發展計劃的城市之一。該市市長裏克·科爾説,中國的技術和企業發展迅速,如電動公交車的發展,比亞迪等中國企業的生産速度比美國企業更為迅速,這讓美國等世界其他國家的市場、企業和社會發展從中受益,而對於中國企業來説,也是發展貿易、加強交流合作的良機。

  科爾説,儘管困難重重,但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無疑是在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健康道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