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眾創新將帶來國家繁榮

  • 發佈時間:2015-11-07 15:31:52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埃德蒙·費爾普斯,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2010年新華都商學院成立伊始擔任學院院長。

  費爾普斯教授是就業與增長理論的著名代表人物,被譽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締造者”和“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用宏觀經濟學理論探討萬眾創新如何帶來國家繁榮,並且提早洞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下一步,將會是依靠創新創業驅動取代投資驅動、外貿出口驅動和國外創新驅動。2013年,他寫就《大繁榮》一書,中文版在英文版面世幾天后也出版了。出乎他的意料,由於《大繁榮》與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路徑不謀而合,其中文版在中國引發熱烈反響,成為一本有指導意義的書籍。

  他表示,中國在推動全社會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做出了諸多努力,創新的理念也越來越植根于政府的政策中,尤其是中國的經濟規模如此之大,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目標。對於從2009年開始研究創業創新的他來説,能夠看到創新成為中國的一個重要國策,給他帶來很大的興奮感和滿足感。

  5年前他欣然受邀執掌新華都商學院,在中國建立一所創新的商學院,讓自己的理論在中國落地生根。他一開始就懷著一個宏大的理想,在新華都商學院將傳授創新的教學做到極致。2011年,新華都商學院確立了創業創新方向的獨特定位,成為國內首家專注於此的商學院。

  費爾普斯教授一直認為,嚴格意義上的經典創新自上世紀60年代以後越來越少。現代創新更多只能歸類于一種更新,不能驅動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分析創新之所以很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對創新的本能抗拒是全世界共有的現象。另一方面,人們很難衡量創新的成功。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角度看,創新成果的重要標準之一為是否對經濟産生了持續貢獻。然而調查發現,創新未必會在短期內帶來GDP的上升,因此如何衡量創新的成功,還在他的研究內容之中。

  他曾在西歐多個國家,推廣過草根創新以及大眾創業的概念,但是沒有得到特別多的採納。“這些國家自認為有一定的創新了,我也希望它們是正確的。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的確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讓經濟往前進,但是沒有足夠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尤其在恢復整個經濟活力方面的重要性。”他認為,美國也不例外,美國的立法者全力以赴希望推動經濟復蘇,包括生産力的提高,工資的上升等等,但是不是特別願意在創新方面快馬加鞭,前幾個月美國對創新重要性的了解和關注度還是有所提高。“在其他的國家,沒有看到過像中國這樣大幅度推動草根的創新和創業。”

  本報記者 談瓔 實習生 朱穎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