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壽險公司“三分天下有其一” 搭上網際網路快車
- 發佈時間:2015-11-06 07:00:5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郭偉瑩
近10年來,從只佔3.4%的市場到“三分天下有其一”,中小壽險公司發展可謂異軍突起。但在規模迅速擴大的背後,中小壽險公司也面臨著品牌認知度不高,專業人才匱乏;機構數量不足,業務發展受限;資金運用渠道窄,收益提升受限等亟待解決的難題。
中小壽險公司正在成長為我國保險業服務國計民生的一支重要生力軍。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現有63家專業壽險公司,其中除了保費佔比超行業總量70%的七大公司外,其他均為保費規模較小的壽險公司,合計保費佔比接近30%。而十年前,中小壽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只有3.4%。
“中小壽險公司具有天然的創新驅動力,這幾年的發展也非常迅速。”業內人士表示,不過,受內外部多種因素的影響,整體而言,中小壽險公司的發展依然步履艱難,其面臨的諸多問題與挑戰亟待解決。
整體進入盈利週期
以近三年的數據為例,2013年,中小壽險公司保費規模較2011年增長了1.07倍,2014年上半年接近2013年全年的水準,佔行業比重為32%,已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一方面,51家中小壽險公司中,有21家在2013年實現盈利。凈資産收益率整體實現正增長,與行業差距縮小。另一方面,隨著保費收入的快速增長,中小壽險公司的綜合成本逐年攤薄,綜合費用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在盈利模式上,大多數中小壽險公司以“承保+投資”雙輪驅動。其中,促使他們投資收益水準大幅提升的一個重要推力就是監管層自2012年下半年起逐步放開險資投資渠道。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日前發佈的《中小壽險公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2014年6月期間,我國中小壽險公司投資收益率逐步提高,總體高於壽險行業整體投資收益率水準。
中小壽險公司投資結構具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以固定收益類品種為主。這一特徵由險資風險厭惡的屬性決定,與壽險行業整體投資特徵相符。二是中小壽險公司在債權計劃和其他資産的配置比例高於大型壽險公司。
保險公司如果追求更高的收益,承擔的風險將會增加,所以,權益類配置一直不是保險資金的“主場”。對此,《中小壽險公司發展研究報告》建議,未來中小保險公司可以加大對另類投資的配置,提高投資能力建設;可通過組織創新和産品創新積極參與健康養老與國家重大工程、民生工程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並積極申請或利用已經有的境外投資資格,拓展境外投資,逐步推行資産的全球化配置,降低投資風險等。
搭上網際網路快車
與國內大型壽險公司相比,中小壽險公司更加注重探索新業務渠道,電話銷售、網路銷售等新興業務渠道佔有較大比重。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2014年,人身保險公司網際網路業務實現保費收入353.2億元,同比增長5.5倍,其中,中小壽險公司佔據網際網路人身保險保費收入排名前十名中的9個席位,以290億元的保費佔據82%的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份額。
“人身保險網際網路市場開闢了中小壽險公司發展的新機遇,中小壽險公司將借此來突破傳統渠道的瓶頸制約,借助理財型産品實現保費規模的跨越式發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劉琦表示。
業內人士同樣認為,與老的大型保險公司相比,近年來新成立的小公司在傳統代理人渠道顯然難有優勢,只能大力發展銀行或網際網路渠道,並且都有著類似“規模先行,結構跟進”這樣的發展戰略。“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保險的重點發展方向應在於簡單的産品如車險、萬能險及場景類産品如旅遊相關險種等。對於營業網點有限的小保險公司而言,在網際網路上的行銷險種有限,並且均不是能顯著貢獻保費收入的險種,行業格局短期難有重大改變。”
同時,線下仍然是網際網路保險的重要一環。“網際網路的虛擬環境無法提供線下才能發生的保險購買場景,網站提供的模式化的購買建議也難以滿足多樣化的産品需求和各種疑問。”專家表示,單純的網際網路渠道目前仍然很脆弱,擁有良好傳統渠道的保險公司倒是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渠道實現盈利上的錦上添花。
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根據《中小壽險公司發展研究報告》,我國中小壽險公司目前在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品牌認知度不高,專業人才匱乏;機構數量不足,業務發展受限;個險渠道發展舉步維艱,業務結構待優化;資金運用渠道窄,收益提升受限;負債久期短,資産負債匹配存在錯位現象等。“新國十條把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放在經濟社會整體的佈局中統籌考慮,賦予保險業更大的歷史使命。那麼在壽險公司中佔比近九成的中小壽險公司的發展必須重視,並予以支援、引導。”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梁樹春認為。
據劉琦透露,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在積極籌備成立行業中小壽險公司聯席會,並將通過定期的聯席會議制度,搭建中小壽險公司與監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溝通交流平臺,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中保協服務中小會員公司發展的工作方式與手段。
“在發展整體向好的同時,中小壽險公司將逐步形成差異化的發展模式,根據其股東背景及股東訴求,形成價值成長型、以集團化發展為目標、規模主導型等多種不同的發展模式。”梁樹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