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金地段”為何難現黃金價值?

  • 發佈時間:2015-11-05 06:39:02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皇后公園人氣下滑生意變差,商戶已經換了兩輪

  “黃金地段”為何難現黃金價值?

  □本報記者 陳曉 文/攝

  2013年,皇后公園作為新的商業街區出現在杭州武林路,一時間,讓陷入不溫不火的武林路重現生機。

  兩年過去了,皇后公園雖然還是商家林立,但不少消費者直言,隨著一波又一波特色潮店的消失,一波餐飲新店入駐,當初的文藝范兒逐漸消失,皇后公園越來越像一條傳統商街,人流量和生意開始走下坡路。

  儘管每天能看到大批淘寶店主帶著淘女郎來這裡取景拍照,但不少皇后公園的商戶表示:“有商業藝術的軀殼,沒有合適的管理,沒有好好扶持個性商鋪,創意街區得不到良性迴圈,最終只能走向沒落。”

  現象>>>

  個性店撤離、餐飲店越來越多,

  前後已換了兩波商戶

  有院子、有園景……再配上小小的咖啡館、個性潮店,再處鬧市卻又不失文藝范兒,讓很多年輕人喜歡。皇后公園原本也是如此。

  2013年剛開張的時候,皇后公園曾掀起一陣小風潮,李晨和潘瑋柏合開的潮店NPC、周筆暢的Begins、香港獨立品牌Initial等服裝店入駐,還有人氣頗高的蜜桃咖啡、漫咖啡、辣府、弄堂裏等,除此之外還有配套的精品酒店、創意中心、美甲店,公園內還時不時在週末舉辦創意市集、藝術展等。

  這些有趣的店、有意思的活動,最近卻越來越少了,皇后公園開始漸漸淡出年輕人的圈子。經常來這裡的逛客童小言告訴記者:“以前這裡比較有特殊的氛圍,很多和我一樣喜歡時尚、文藝的人會來逛逛吃吃。後來,特色小店越來越少,餐飲店越來越多,整個商業氛圍就變味了,逛的人就少了,小店舖最終沒有太多消費者買單,支撐不下去就撤離了。走了一批商戶,又進來一批。聽説這裡前後已經換了兩波商戶了,可是氛圍卻越來越差了。”

  一位以前很愛逛皇后公園的消費者對記者説,“周邊有武林商圈、湖濱商圈,這一帶,商業綜合體林立,加上大家的消費習慣變了,不愛逛街愛逛Shopping Mall。皇后公園原先剛開出來的時候,雖然小小的,但是每個角落都很有藝術感,很有吸引力,逛完還能和朋友找家咖啡館坐下來喝咖啡、聊聊天。可是不知為何這裡經過幾輪調整後,變成了普通的聚餐地點,覺得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讓你停留下來。”

  昨天,記者在皇后公園裏逛了一圈,蜜桃、漫咖啡幾家名氣大的咖啡館都還在,辣府、弄堂裏等餐飲店也還開著,但是之前一些比較有個性的服裝店、雜貨舖等都沒有了,新開的店大多是一些蛋糕店等和吃有關的小店。

  原因>>>

  從潮店聚集地變成傳統聚餐地點

  第一波入駐皇后公園的商戶小C説:“幾輪調整之後,皇后公園原先的理念已經被破壞了。”小C説他之前在日本旅遊看到一些類似的商業模式,“有些區域小小的,可能就建立在天橋下面,但店舖的品質,來逛的人群,就是一個文化氛圍很濃的圈子。”

  他認為,杭州也有小部分的設計師相當不錯,但他們分散在杭城的角角落落,因為他們支撐不了人流量高的大門面租金,只能隱藏在一些小街小巷,等待有心人去發現。這些設計師品牌如果得到很好的扶持,或許就能發展得很好。

  高租金打擊實體店創業者的積極性

  武林路的租金高人人皆知。武林路人氣下滑後,租金也開始出現下滑。去年8月份,皇后公園門口的沿街品牌Initial因高租金導致店舖難維持利潤,悵然撤離,這家香港的獨立品牌當時已有三層門店在武林路,可以説是其在內地的最大門店,突然關門的背後仍難逃離高租金的原因。

  皇后公園一位資深商戶對記者分析:“那些創業小店舖也是因為租金高,難以為繼才撤離的,皇后公園作為創意街區,與商業體相比租金相對較低,但畢竟是實體店舖,本身與電商抗衡就比較艱難,生意難做,再加上經營成本高,打擊了這些實體創業者們的積極性,只能關門大吉。”

  徒有藝術的軀殼,管理成了硬傷

  除了經濟環境的影響,不少商戶表示,皇后公園的管理也是硬傷。商戶金小姐説:“平常看著還挺有人氣的,但是生意未必好,只要天氣一好幾乎每天都有淘寶賣家來這裡拍照片,管理公司對這些現象也沒有特別的管理措施。”據了解,來皇后公園拍照的淘寶店主,都是以一天800元左右交費。金小姐稱:“他們一批又一批來我們店裏的洗手間換服裝,佔用我們店舖門前的露天座椅,這些行為對我們店的經營都會有影響,而管理方覺得拍照能讓他們增加收入,完全沒有考慮到淘寶店主拍照的行為對商戶和顧客的影響。”金小姐直言,皇后公園快淪為淘寶的攝影基地了。

  一位對商業體較有研究的孫先生表示:“做藝術商業設計的人一定要會管理,不要只設計不會管理,而破壞了原來的初衷。”

  業內>>>

  堅持特色或能讓實體長久生存

  杭州這兩年綜合商業體越來越多,大部分商業體餐飲佔比已達30%左右。而以創意為主打的商業體從一開始的創意店舖,也慢慢轉向餐飲聚集地。比如,去年開張、位於城西的“集盒”。再如,皇后公園經過兩輪調整後,80%的業態開始往餐飲方向靠攏。

  記者昨天聯繫到皇后公園的創始人之一,他有些無奈地説:“小而美的商業體將是今後主流模式,雖然這裡慢慢變成餐飲為主,但目前長三角區域的商業體,哪怕是大型的商業體也是如此一個現象,經濟環境還是最大的因素。”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像上海的K11,這個藝術商場可能也並沒有什麼盈利,但是商場業主會用各種辦法繼續打造藝術感,讓商場的特色保持下去。”

  皇后公園商戶陳先生透露,前段時間園區裏的幾家商戶聯名向管理方提出建議要求降低租金。陳先生認為高租金是目前市場的一個弊端,讓實體店雪上加霜,得不到長久生存,想要實體店重新煥發光彩,減租金是一大扶持舉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