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堅持共用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

  • 發佈時間:2015-11-05 05:31:5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于全體人民。

  讓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共用發展的理念,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也揭示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邁向全面小康的過程,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過程。一方面,保證人人享有發展機遇、享有發展成果,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的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準差距較大,共用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制度設計都有不完善的地方。為此,五中全會作出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品質、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八個方面的部署,這既是關於共用發展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我們推動共用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堅持共用發展,首先要突出人民的主體地位。全面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是要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當前,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最突出的短板,對此,要採取超常舉措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誌。對1800萬左右的低保人口、1.3億多65歲以上的老年人、2億多在城鎮務工的農民工、上千萬在特大城市就業的大學畢業生、900多萬失業人員等特定人群,要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更加注重機會公平,著力保障基本民生,針對他們面臨的特定困難,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堅持共用發展,關鍵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歸根到底要通過制度來落實,有了公平正義的制度,共用發展才有堅實的根基。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只有讓發展成果公平共用,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讓人民幸福安康,中國才能在現代化道路上穩健前行。通過共用發展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增強發展動力,不斷增進人民團結,讓13億多中國人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穩步前進。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