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日韓峰會提振東亞地區合作

  • 發佈時間:2015-11-04 23:29:4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陳友駿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日韓首腦峰會時隔三年在南韓首爾順利舉行。總體來看,此次峰會成果凸顯以下三方面的重要突破。

  首先,凝聚共識,夯實合作。就此次峰會的順利舉行而言,其本身就預示著中日韓三國的政治關係重新回歸協商合作的主旋律。眾所週知,由於此前日本在歷史認識問題、慰安婦問題上的錯誤言行,導致中日韓三邊合作一直難以有效推進,中日、日韓的雙邊關係發展更是遠遠落後於中韓雙邊合作的前進步伐。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非對稱性的合作進度也阻礙了東亞地區、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一體化進程,亟需必要的調整與轉型。在此背景下,此次中日韓峰會得以順利舉行,既為接下來三邊合作的有序推進釋放重要政治信號,又為未來東亞、乃至亞洲的地區合作規劃戰略路徑。

  另一方面,中日韓峰會的舉行也為日韓首腦會晤創造契機。自從南韓總統樸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以來,二人始終都沒能舉行過正式的首腦會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日韓間的政治背離。其間,儘管日韓兩國國記憶體在部分積極的促和聲音,但因為歷史認識、領土爭端、慰安婦等各種問題的襲擾,導致日韓關係的發展始終沒能回到正常軌道。鋻於此,此次峰會可喻為日韓關係發展的轉捩點,其為雙方緩和並解決現有政治分歧提供了良好的協商氛圍。

  其次,築牢基礎,規劃長遠。作為此次峰會的突出政治議程之一,共同建設中日韓自貿區及區域經濟合作協議等無疑是各方關注的重中之重。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14年中國的GDP總量突破了10萬億美元大關,日本和南韓的GDP分別為4.58萬億和1.41萬億美元,三國的GDP各居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十四位。與此同時,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總量達到16萬億美元的超大規模,約佔世界經濟總量(77.45萬億美元)的20.66%。另一方面,2014年中國的貨物貿易總額突破2.34萬億美元,日韓兩國的貨物貿易額分別為6838.46億和5726.64億美元,三者總和超過3.5萬億美元,佔世界貨物貿易總額(19萬億美元)的18.9%。由此可見,中日韓三國實則已積累了龐大經濟合作體的必要體量,而且,這一規模可與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美經濟體、以西歐經濟區為重要組成的歐洲經濟體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肩。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經濟體內部早已實施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NAFTA),歐洲經濟體的合作水準也已上升至貨幣聯盟的較高層級,與其相比,迄今為止東亞地區始終沒能形成一個務實、穩定、高效的經濟合作機制。這一重要機制的缺位,既是東亞經濟一體化難以有效推進的硬疣,更是構建東亞政治合作框架的軟肋所在。為了解決這一現實問題,中日韓峰會的舉行實則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協調和引領作用,促使中日韓三邊乃至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回歸良性、可持續的發展態勢。

  最後,立足地區,面向世界。應該説,此次中日韓峰會的舉行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及時的,它積極地回應了多方的不同戰略需求。具體而言,一方面,此次峰會積極回應了東亞經濟一體化和政治合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此次峰會的召開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地區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因此,三國若能在産能合作、高新尖技術研發與應用、基礎設施出口、能源合作等重大經濟問題上實現突破,則必定有助於對世界經濟産生強大的刺激作用,更有助於鞏固並提升東亞經濟在整個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綜上所述,此次中日韓峰會的順利舉行是三邊合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中、日、韓三國有必要,也有責任共同維護併發展好三邊及整個東亞地區的合作態勢,為亞洲乃至全球的和平發展貢獻積極要素。

  (摘編自11月2日文匯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