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湖北農村電商三指標居中部第一

  • 發佈時間:2015-11-04 15:32:00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雷闖 通訊員高焱章 蔡海泉

  昨日,全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現場推進會在潛江召開。省商務廳透露,截至10月底,全省26個國家級、省級示範縣共發展農村網民467萬人(本土務農村民,不含外出打工者),超過10萬人從事農村電商業務,網路交易額89億元,三項指標均位居中部第一。

  足不出戶買全球

  農民網購爆髮式增長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潛江市漁洋鎮佘口村,一個百餘平方米的超市門口挂著“淘寶、京東、1號店”等招牌,裏面除了各種商品外,還有一台電腦,這就是村裏的“網店”。

  “我要在京東上選雙手套,寄給在貴州上學的女兒。”超市老闆打開網頁後,村民楊先之認真地挑選手套。

  超市老闆介紹,網店開業9個月,幫助村民在網上購買了9萬多元的商品,主要是鞋子、服裝、農資等。起初,很多村民不會操作電腦,熟悉一段時間後,三分之一的村民能自己下單了。

  佘口村服務點,只是我省電商進農村的一個縮影。目前我省已建成了縣級運營中心30個,鄉鎮服務站196個,村級服務點2696個。

  “村級服務點,不僅幫村民購物,還幫村民繳納各種費用。”在潛江火港村村級示範點,超市老闆李祥介紹,只需滑鼠一點,村民不僅可繳納水電費、電話費、養老保險等各種費用,還可遞交各種辦證材料,基本實現了足不出戶買全球、足不出村辦業務,非常方便。

  以羅田縣為例,今年前三季度,該縣農民網購額達到1.2億元,是2014年全年的10倍。

  微信行銷新時尚

  深山特産遠銷國內外

  電子商務也讓藏在深閨的寶貝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恩施州屯堡鄉馬者村村民向方清借力恩施大峽谷,通過微信、QQ等吸引了8000多名粉絲,今年微信銷售茶葉、農副産品,收入達270萬元。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電商平臺,羅田的板栗、潛江的小龍蝦、恩施的豆干、宜昌的柑橘等一批農副産品遠銷國內外。

  紅安、羅田、潛江、恩施等縣市,通過電商+旅遊、電商+産業等發展模式,幫助村民推銷特色農副産品,實現精準扶貧。潛江市商務局介紹,今年7月,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的幫助下,火港村以高出市場價0.35元/斤的價格,將數噸菜籽油銷售出去,相關農戶每家增收200元。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我省農副産品網路銷售額近11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工業加工品網路銷售額8.1億元,同比增長25%,農村旅遊服務網路銷售額5.2億元,同比增長15%。

  政府出資育人才

  羅田模式破解大難題

  目前,全省電商進農村涌現了多種合作模式,而備受關注的無疑是羅田縣的“政府採購公共服務”模式。

  羅田縣政府黨組成員鄭金榮介紹,今年,羅田引進了浙江遂昌趕街模式,並與浙江遂網公司成立了羅田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運營縣電子商務共同服務中心。

  據悉,為了發展農村電商,該縣成立了電商産業園,並引進25家企業,但是縣政府沒有專業人才為這些企業提供政策諮詢、業務指導,企業有時感到茫然。

  “專業人辦專業事,政府每年出資180萬元,由趕街公司服務企業。”鄭金榮表示,浙江遂昌趕街公司電商人才豐富,能夠有效指導本縣電商企業。除此之外,政府每年還出資100萬元購買趕街公司的人才培訓服務,今年以來,已累計舉辦了78場人才培訓,孵化電商人才1.78萬人。

  “農村電商需要專業人才,羅田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湖北網商協會相關人士表示,突破人才瓶頸,才能讓農村電商走得更遠、更健康。

  省商務廳也表示,目前,農村電商專業人才非常匱乏,必須加快依託市場力量,加大人才培訓力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