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密織農村基層醫療健康網

  • 發佈時間:2015-11-04 05:26:0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方面是大城市大醫院人滿為患,群眾看病難;另一方面是農村缺醫少藥,百姓時常就醫無門。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讓城市看病不擠,農村看病不難?加強農村醫療網路建設,實現城鄉醫療均等化發展,是重要手段。河北省三河市通過加強農村醫療網路建設,既方便了農村群眾,又減輕了城市醫院負擔,可謂一舉多得

  在河北省三河市李旗鎮皇親莊衛生室,記者遇到正在看病的村民崔起英。她告訴記者,“以前看病不是往縣城跑就是往鎮裏跑,一個來回少説也要多半天,還得多花幾十元錢路費。現在村裏就有衛生室,看病方便多了,錢也花得少多了”。

  在三河市,與崔起英一樣感到看病方便的人還有很多。這都歸功於該市在所轄農村全面開展的城鄉一體化農村基層健康網建設。通過村標準化衛生室建設、財政直接供養的大學生村醫、全覆蓋的農村平價藥品配送體系、農村群眾全員健康教育管理體系4項基礎工程,三河市的農村醫療真正做到了與城市醫療接軌,使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村村建有衛生室

  百姓看病是否方便,與醫療資源的分配方式有著直接關係。要解決農村群眾看病難,首先必須解決農村醫療設施落後問題。為此,三河市利用3年時間,投入9000萬元,在全市新建了298所標準化農村衛生室,整個衛生室建設遵循村集體出地、財政出錢、産權歸村和衛生院管理的原則進行,每個衛生室基礎設施投資25萬元,總面積要達到120平方米,診斷、治療、藥房、處置、觀察、健康教育6室獨立分設,達到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網路等條件。同時,為每所村衛生室投資5萬元,配備了心電圖機、中醫理療機、電針儀等醫療設備。在運作經費方面,三河市財政自2013年1月起,為正式投入使用的高標準村衛生室撥付每年8200元的運作經費,使得衛生室的日常開銷得到基本保障。

  在皇莊鎮大王莊村衛生室,記者看到,這裡寬大敞亮、窗明几淨,基層醫療所需要的各種辦公設備和醫療器械齊備,儼然一所高標準的醫院。三河市衛生局副局長李洪濤告訴記者,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在農村越來越多。村衛生室有了健康教育室,由鄉村醫生統一講解保健知識,能夠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既保護了群眾健康,又減少了政府開支。

  科班醫師進基層

  除了缺乏必要的硬體設施外,高素質醫務人員的匱乏也是農村醫療衛生的短板。為此,三河市政府提出要為每個農村醫療點都配備合格執業醫師。從2011年啟動的“大學生村醫工程”,提出每年為農村配備50名大學生村醫,最終實現每村都有一名高素質執業醫師的發展目標。對這些大學生村醫,三河市實行定編、定崗、不定人的管理模式,大學生村醫所需經費全部由市財政承擔。

  “以前的鄉村醫生大多是沒有受過正規專業教育的‘赤腳醫生’,知識缺陷大、隊伍老齡化的問題普遍存在。通過政府開支增設大學生村醫崗位,一方面解決了農村醫療崗位缺乏高素質人才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以藥養醫’的問題。”三河市衛生局局長郭萬達説,目前三河市已培養了150名大學生村醫,他們陸續進入農村衛生室工作。

  在皇親莊衛生室,從河北醫科大學畢業的村醫平芝告訴記者,自己每月工資3000元左右,政府還提供“三險一金”的社會保障,而在村裏每診治一人次病人,政府衛生部門還能給醫生5元錢診療補助,藥品一律按照集中採購的價格進行零差價出售,藥費開支全部納入農村醫保開支。這樣一來就有效杜絕了“以藥養醫”的問題,有效減少了農民群眾的開支,又使得超標準過度醫療用藥的難題得到有效控制。

  系統化服務惠民眾

  “鄉親們,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營養足了,一定要注重防止營養過剩的富貴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大都與營養過剩有關係,這樣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就會帶來危及生命的大病……”在泃陽鎮中門莊村衛生室,村裏10名慢性病患者正圍坐在健康教育室,聽大學生村醫謝明進行健康知識普及。

  75歲的村民佟朝文告訴記者,他的心臟病、高血壓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很大程度得益於經常聽衛生室進行的各種健康知識講座,很好地規範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現在自己有事沒事總願意到村衛生室轉一圈,與醫生聊上幾句。而他接受的健康講座,就是全鏈條系統服務的一部分。

  按照系統工程、系統落實的思路,三河在解決缺乏農村醫療場所和執業醫師問題的同時,進一步開展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實施全鏈條的系統服務。這當中主要涉及3個方面的網路,一是醫藥配送網路,保障藥品安全、控制藥品價格;二是執業醫師培養網路,由市、鎮兩級中心醫院抽調醫務人員定期對農村醫生進行培訓,鄉村執業醫師定期給農村群眾進行健康知識普及;三是群眾健康檔案及農村慢性病、多發病防治網路。

  三河市衛生局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利告訴記者,在基本藥物的採購上,三河市實施嚴格的政府招標採購制度,所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全部使用國家確定的307種基本藥物和經省備案的175種增補藥物,一律實行藥品統一採購配送,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價格平均比過去下降40%左右。同時,三河市還規定所有衛生院和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全部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又使藥品使用價格降幅達40%左右。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實施後,衛生院次均門診藥品費、次均住院藥品費分別同比下降27.2%、14.4%。

  “建設居民健康檔案,對農村多發病、慢性病進行跟蹤服務是實施醫療資源共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方便患者就診、削減醫保費用支出都有重要作用。”李利表示,通過全市範圍的醫療網路體系建設,病人不管在哪個醫院就診,醫生都可以全面掌握其身體基本狀況,對於及時判斷病情至關重要。目前全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檔案556778份,建檔率達83.8%。有了這些健康檔案,三河市53957名高血壓患者、17818名糖尿病患者、1857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管理。比如普通群眾一年一次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患者進行一月一次訪問,一年實施4次體檢等,從而將許多疾病解決在預防階段及萌芽之中。據初步統計,實施這一措施,至少能使農村慢性病患者發生大病率下降20%左右。“這樣一來又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問題。”李利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