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給便民早市多些便利

  • 發佈時間:2015-11-04 05:26:1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筆者居住的北京某小區門口,每天都在上演“遊擊戰”。天還沒亮,一些賣菜的攤販已拉著板車兜售青菜水果,起初佔領了人行道,後來,不知是誰在便道上設了路障,他們索性在馬路上擺攤。上班高峰時,有時甚至佔領了兩條車道,人車交匯,非常混亂。眼尖的遊商擔當“瞭望哨”,遠遠看到城管的車輛,大喊一聲“城管來了”,小販們馬上蹬車作鳥獸散,待城管走後再聚集。

  其實,這些小攤販起初並非“遊擊隊”。2011年,在商務部支援下,北京市試點週末車載蔬菜市場,這一帶是4個試點地區之一。後來試點到期後,車載市場搬進了大棚,依舊免除各種費用。這個大棚早市曾是北京三環內最後一個正規早市。但由於要為回遷樓建設騰地兒,早市被拆了,小販從此變成“遊擊隊”。

  便民早市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給菜農和市民都帶來實惠。挺好一件事,如今卻辦不下去了,著實讓人遺憾。説起早市,市民有需求,攤販有營生,關鍵是能否給遊商提供個地方,讓他們不當“遊擊隊”。

  近年來,各地不斷發生城管執法時與攤販發生衝突的事件,這道城市管理難題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一些地方發生了肢體衝撞、人身傷害甚至流血事件,嚴重損害了當地相關部門的形象,是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販夫走卒古已有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現實需求的反映。事實上,即使在世界最發達的、最現代化的城市,也沒有消滅城市街頭的攤販。無論是紐約、倫敦,還是巴黎及其他城市,都有小攤販、集市、夜市、週末市場、跳蚤市場等,為城市個體經營者提供自由經濟活動。大城市也需要小攤小販,小商販應是城市多樣性的一部分,當然他們也必須遵守秩序。城市確實需要管理,需要良好的市容市貌,但也要給小攤小販等低收入群體更多關注。我們的城市需要寬容,併為他們的合理分佈給予更多的引導。破解這一問題,完全可以採取建設性措施。比如,劃定固定區域,建立便民早市,確定經營時段,不收高額費用,讓小攤小販有地兒可去,這樣,既便於監督管理,也便於環境清理。一些地方已開始有益的探索,如廣東省人大制定了相關管理條例,規定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均實行登記管理,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確定經營時段。

  社會治理,需出治本之策。一些城市的城管對小攤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人舉報就出門清理,沒人舉報就不聞不問,一些遊商嫺熟地在跨兩個區的地界兩邊來回挪移、躲避,這種貓捉老鼠的遊戲屢見不鮮,反映出相關部門的不作為、懶作為。在破解涉及民生問題時,相關部門還需破除懶政、怠政思維,多方調研,主動作為,想方設法解決民之所盼的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