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徐紹史:拓寬入戶通道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 發佈時間:2015-11-03 16:2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11月3日 (譚翀)今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編制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在會上表示,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目標,現在採取了拓寬入戶通道,加快“三掛鉤”機制這兩項措施。

  徐紹史表示,城鎮化一直是發展中大國的一個重大的、現實的課題。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目標,我們已經發佈了新型城鎮化規劃,但是城鎮化最重要的問題還是人的城鎮化。

  徐紹史列舉了一組數據,2014年我們國家城鎮常住人口7.49億,城鎮化率54.77%,這是指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它包括了在城鎮居住6個月以上的2.5億左右農民工,以及隨這些農民工遷徙的家屬。如果扣除這2.5億人,城鎮戶籍人口實際上只有5億左右,佔總人口的比例是36.3%,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就是36.3%。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這需要每年城鎮化率提高一個多百分點,大概有一千多萬人。因此就面臨一系列問題:地從哪兒來?錢從哪兒來?人往哪兒去?

  為解決這些問題,徐紹史介紹了現在正在採取的兩項措施。

  一是拓寬入戶通道,讓有意願、有能力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去年國務院印發了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到現在已經有25個省(區、市)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我們要求到年底每個省(區、市)都必須出臺方案。農業轉移人口有了城鎮戶籍之後,就要享受城鎮的公共服務。我理解這個公共服務最核心有“五件事”,就業、住房、醫療、社保、教育。有了這五個方面的公共服務,農業轉移人口就可以在城市待下去。

  二是加快“三掛鉤”機制,調動城市政府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積極性。“三掛鉤”就是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城鎮建設用新增指標與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掛鉤、中央基建投資安排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通過這三個掛鉤,鼓勵城鎮政府吸收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

  徐紹史還強調,城鎮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帶動新農村的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的生産生活條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