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技術:從“古老”走向“新生”
- 發佈時間:2015-11-02 11:29:5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學與生活
堆肥是一項古老的有機肥應用技術,我國篆體文字“糞”形象地表明秦朝就有對糞便的收集與利用記載;漢代出土的陶器證明那時豬圈與廁所建在一起,表明古人已懂得如何利用動物與人類糞便;到了南宋時期,我國已開始掌握科學的好氧堆肥技術。
直到上世紀60年代,我國農業生産中普遍使用堆肥技術來解決有機肥源不足的問題,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我國有機肥使用仍佔到肥料總量的半壁江山。但過去30年來,受化肥大量使用、農村勞動力短缺、環保投入不足等因素影響,堆肥技術在我國農村地區應用日漸稀少,以至目前我國畜禽糞便養分還田率已低於50%,一些地區出現的土壤酸化、有機質下降等肥力衰減問題與有機肥投入不足密切相關。特別是長期以來相關的産品市場發育不良,吸引不了大規模科研投入,以致古老的堆肥技術難以形成大量的科技創新。
日前,科技日報記者從在京召開的2015國際堆肥會議暨第十屆全國堆肥技術與工程研討會上了解到,近年來,隨著環保理念日益深入,現代農業、迴圈農業和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需求,古老的堆肥技術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據2015國際堆肥會議組委會主席、中國農業大學李季教授介紹,過去10年來,我國普遍採用堆肥技術生産有機肥的企業已從2002年的500家發展到2013年4100家,該領域的科研人員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國際上受氣候變化、食品安全、能源短缺等因素影響,堆肥技術與應用也進入一個快速轉型及發展階段,堆肥技術工藝呈現多元化、自動化、個性化趨勢。
“實際上,堆肥原料來源廣泛,包括城市固體廢棄物、作物秸稈、食品加工業副産品、制藥業副産品等。”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陳清教授説,利用這些含有肥料成分的動植物遺體和排泄物,加上泥土和礦物質混合堆積,在高溫、多濕的條件下,經過發酵腐熟、微生物分解即可製成有機肥料。“堆肥實質上是對自然界物質迴圈機制的恢復,它充分利用微生物把城鄉産生的各類有機廢棄物經過處理再返回到土壤,既治理了污染,又實現養分的迴圈利用”。
資料表明,2010年中國各類有機固體廢棄物産生量為13億噸,折濕重約40億噸,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有機廢棄物産生國,但是2013年全國有機肥類企業總處理廢物量僅為7000萬噸,佔總産生量的2.2%。
隨著現代新型肥料的發展,目前以堆肥技術為基礎,逐步發展出生物有機肥、複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機無機復混肥等多種新産品。那麼,如何實現堆肥産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呢?專家認為,“菌種資源是實現新型肥料功能化的關鍵。”堆肥技術應加強基於土壤改良和廢物利用多目標結合的堆肥增效劑的研發和利用,發揮原料資源優勢,針對作物營養和土壤改良需求,實現功能性原料的再迴圈利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