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商遇轉型“大浪” 進退之間舵向何處引思考

  • 發佈時間:2015-10-31 18:2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杭州10月31日電 (記者 謝盼盼)自改革開放以來,浙商成為浙江經濟發展的有生力量,亦是浙江發展最寶貴的資源,然而,30餘年浙商打下的企業王國,誰主沉浮?

  傳統産業的落寞,外貿市場不振,市場消費能力不旺……眾多浙商從傳統産業中脫身,令商海馳騁的掌舵者,不由調整航行方向。今年,浙江廣廈發佈公告,宣佈未來三年內將退出房地産行業,轉向影視文化等新行業。

  網際網路時代到來,網際網路經濟在浙江遍地開花,等待有識之士的青睞。浙商也不甘寂寞,在新興領域試水。

  “依靠服裝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杉杉品牌創始人鄭永剛如是感嘆,“如果30年前我在做服裝,30年後還在做服裝,我老早‘死’掉了。”

  改革開放至今,浙商已到了轉型風口,向新興領域進軍,從傳統産業退出成為眾多浙商的前行路徑。進與退之間,浙商這艘“航母”面臨更多的挑戰與機遇。

  謀求轉型成浙商新常態

  進軍鋰電池新材料、扎進金融圈、邁向保險業……這是50後的杉杉品牌創始人鄭永剛,這些年來馬不停蹄做的一些大事,而這樣的大事似乎與他本職服裝業沒有任何關係。

  他告訴記者,自己還將眼光投向大健康産業和文化旅遊産業,相關領域的投資和開拓正逐步展開。

  “依靠服裝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鄭永剛還這樣感嘆,“如果30年前我在做服裝,30年後還在做服裝,我老早‘死’掉了。”

  鄭永剛的話,不免有些直白,卻直擊了當下浙商轉型無法言説的陣痛。

  30餘年的光景,對浙江老一輩浙商而言,是難忘的。正因為30多年前改革開放,使得浙商抓住契機,一批批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在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浙江遙遙領先,佔據約五分之一的席位。

  浙江省長李強曾這麼評價浙商:企業家是浙江發展最寶貴的資源,浙江改革開放30多年最值得總結的經驗,就是在自然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把浙江人自身變成了資源。

  然而,浙商創造的經濟神話,卻在當下遭遇“冷水”:傳統産業的落寞,外貿市場不振,市場消費能力不旺……這些問題擺在了浙江的面前,眾多浙商紛紛從傳統産業中脫身,令這些商海馳騁的掌舵者,不由調整航行方向,轉型成浙商普遍現狀。

  今年,浙江廣廈發佈公告,宣佈公司在未來三年內將逐步退出房地産行業,轉向影視文化等新行業。此外包括萊茵達置業、宋都地産等浙係房企,也紛紛傳出即將轉型。

  紡織業等傳統産業也紛紛謀出路,分析指出,當前中國紡織行業已進入增長速度放緩的新常態,不少品牌服裝企業沉陷在庫存的泥潭。

  與此同時,浙江藥業也謀求轉型,而進軍保健品市場是其轉型升級的一個方向。浙江醫藥旗下維艾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倪磊表示,公司從簡單原料生産做深加工,更希望努力做好品牌建設,而找到新的增長點。

  浙江工業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虞曉芬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分析道,當下傳統産業遭遇諸多瓶頸,傳統産業産能過剩,製造業市場面臨供大於求的市場環境,此外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土地成本大幅上升,影響傳統産業競爭能力,“儘管成本上升,但出産價格不升反而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傳統企業面臨生存危機。”

  退而守本是“等死” 進而求變是王道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正如達爾文的進化論,浙商既然不能選擇時代,就在時代裏尋求生存之道,轉型升級,不是“狼來了”。

  “在浙江土地上辦企業是個逐浪的過程,而我們都是時代弄潮兒。”在近日剛閉幕的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上,一位不具名浙商表達了當下經濟看法。

  變,還是不變?是穩中求變,還是改革中迅變?

  叢林之中,總有一群如獅虎般的企業在主動迎戰,訓練力量或變換戰術,只為了站上食物鏈高端。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葉航表示,“企業不動,等死是肯定的,動可能會有風險,但有可能闖出一條路來,但如果企業家不敢挑戰風險的話,那肯定是坐著百分之百等死。”

  早在十餘年前,鄭永剛就意識到轉型的危機,“隨服裝企業品牌行銷意識的提高,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外資品牌的大量進入,國內服裝業高速發展期將隨之結束。”

  鄭永剛看來,服裝行業還是要堅持做好,但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就夠了。“杉杉集團必須要綜合發展,在轉型中尋求突破。”

  與鄭永剛一樣,當時代的浪潮撲涌而來,正泰集團選擇了迎接。這幾年,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頻頻提及“網際網路思維”和“工業革命”。

  1984年到2015年,從溫州市樂清縣求精開關廠到正泰集團,轉型升級是該企業孜孜不倦所求之道。在經濟新常態下,浙商如何把握新機遇?正泰集團已經用實際行動做出了榜樣,其中最引為關注的是其“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義大利、南韓、日本、印度等國建立光伏電站;未來5年準備投資16億美元在印度投資能源領域,建成若干座太陽能發電廠……

  如果説,傳統實業在浪潮中調整自身方向是無奈之舉時代之迫,而高科技企業同樣也需要在時代中調整。

  從一家安防設備製造企業轉型為視頻産品及內容服務商,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海康威視同樣身處“變”中,還頻頻與網際網路巨頭“聯姻”:聯手阿裏雲打造智慧家居生活,發佈網際網路戰略等。

  “可以説,我們是吃著碗裏,看著田裏,多一些前瞻性思考,”海康威視副總裁鄭一波表示,海康威視也在變,隨市場和客戶需求而變。

  “我們要延續高增長,光有原來産業是不夠,要去做原來沒有做過的。”鄭一波將海康威視的變,稱為業務上的延伸。在三年前,海康威視就佈局解決方案的研發,如今該研發逐步發揮一些作用,讓他們嘗到了一些“甜頭”。

  浙江企業在變革中,或是傳統行業中跳開,轉向新興技術産業的懷抱,或是在以往業務上加強産業延伸,迎合市場和客戶的需求。

  對於浙商的主動變革,虞曉芬“點讚”,她説,世界處於一個變革之中,新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出現,消費者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企業肯定要變動,還要培育動態競爭能力適應時代需要。

  新舊博弈傳統産業 跨行進軍如何“善待”其身?

  “進”是企業在新行業中主動尋求變革,“退”是企業在老行業裏不知所措謀求自保。然而,這進退間,浙企如何引導尋求自身平衡?

  “不能拿新産業去養老的産業。”葉航提醒,浙商轉到新行業裏,戰略目標要明確,可以採取短兵突擊的方法,各個行業試一試,“只有在充分掌握基礎上,才可以大規模投入,把傳統産業慢慢轉移到新産業中去。”

  虞曉芬也建議,浙商進入新行業之前,首先要進行科學市場研究;第二進入新行業,要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第三浙商應學習新理念等。

  在新與舊産業之間轉換,杉杉是個轉型成功的例子。

  當初杉杉集團決定進軍高科技時,鄭永剛告訴記者,他進行廣泛調研項目,要求是兩個:技術必須領先,具備良好的市場前景。

  2003年,杉杉涉足鋰電池正極材料,鄭永剛就走訪了全國4家正極材料生産企業。當年11月,鄭永剛迅速圈定其中客戶最認可、技術最強的一家,投入幾千萬元收購並擴充産能。

  誰知道,當初杉杉搞新能源好幾年都沒有賺錢,全靠集團支撐,但鄭永剛沉住了氣。幾年後,杉杉的高科技板塊果真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從年利潤百萬級躍升億級,成為上市公司的主要營利點。

  在調整中,海康威視也曾有過類似的疑慮,鄭一波説,海康威視在發展中,也曾有收購行為,但後來也有過放棄。“進軍新的存在風險的行業,從公司而言要有心理準備,這個也許成功也許失敗,這個失敗或許是我們能力的原因,或許是本身市場需求沒有到爆炸性的增長。”

  站在傳統産業的轉型上,虞曉芬就提出,傳統産業為何不能“進”?

  她建議,傳統行業也可以對接新技術,汽車行業是一個很傳統行業,但我們看到每年都在進行技術進步,當下,在傳統行業和新興産業之中界限還處於相對模糊的界限,所以我們用新技術去改變傳統行業。

  創新為進退添思考 為轉型添動力

  手指一點即刻下單、72小時內到府服務、15天內收到專屬定制服飾……這是浙江報喜鳥集團做出的創新轉型:推出“O2O+C2B”個性化定制服裝,用工業4.0思維建成現代智慧化工廠,實現智慧製造轉型。

  其實縱觀當下,作為浙江製造第一陣列的選手,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這些老一代和中生代的浙商的選擇或多或少集中的方向有:創新轉型向上走。

  “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對於創新講得再多也不過分。”虞曉芬的一句話將企業的創新提到了高度。

  虞曉芬説,創新的重要性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浙商不管是傳統産業繼續做,還是跨行都是需要創新的,包括技術的創新,工藝的創新,行銷渠道的創新,服務的創新等。

  鄭一波也承認,創新對企業至關重要,“海康發展到現在,原因也是內部不斷在自我創新,很多應用模式在創新,很多機制、體制也在不斷創新。”

  葉航也重提了創新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各個企業從理論來説,利潤是趨於零,而投資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意味很多企業做傳統産品,已沒有什麼利潤,甚至要虧損。“發展到工業化社會後期,都會面臨這樣的局面。美國也面臨過,日本也面臨過,而美國走出來實際就是靠創新。”

  浙商敢為天下先,葉航認為,浙商最大的優勢是最敢於創新,要繼續維持,而短處是絕大部分企業家在創造利潤的同時,忽略自身知識的學習,整個知識結構比較陳舊,這樣在創新上碰到很多瓶頸。

  他建議,浙商要放寬眼界,多看多學,多依靠年輕的青春力量。

  而,浙江又該如何引領浙商,從而確保浙商繼續領跑中國?

  虞曉芬建議,政府應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包括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政府還要加大制度的供給,利用政府掌握的資源,給企業創新提供一個更大的市場。

  “政府應該允許浙企去闖,讓他們在實戰中(適者生存),儘管有的頭破血流,有的傾家蕩産,這也是沒辦法,不走這條路,另外的路就是等死,對政府而言就要鼓勵企業家盡一切能力去闖。”葉航表示。(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