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北春拍啟動 新面孔頻現

  • 發佈時間:2015-10-31 06:36:48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業內人士稱市場淡靜時正是挖掘老名家新資源的好時機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林琳

  南北春拍陸續啟動,市場人士發現除了拍場上的“常規”名家外,出現了不少“新老名家”:“很多是圈子裏才聽聞過的老名家。”有的一齣現就價格不菲,有的則因為鮮為人知而價不如人。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現象將成為藝術品市場行情低落階段的常態:“只有不斷挖掘新鮮的貨源,才能補充市場,並找到新的缺口。”也有觀點認為,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令藝術品市場走向大眾化的機會。

  “現在徵集比去年還要難,每個拍賣行真的都挖空了心思。”南北春拍陸續啟動,一個拍賣行業務人員無奈地告訴記者,如果不繼續挖掘新的貨源,拍賣行的拍賣會就會變成“無米之炊”,所以在橫向挖掘了一通後,只能縱向繼續挖掘,“當然從客觀上來説,也正因為如此,那些過去因為各種原因而鮮為人知的、學術地位不低的書畫家,尤其是學者書畫家,才能獲得被市場關注的機會”。

  拍賣市場尋求新貨撐場

  談及學者書畫家,很多拍賣行都認為是一個長期的市場“增長點”。廣東精誠所至總經理陳綺雯告訴記者:“前幾年,胡適的書法也不過數千元,現在普通的都要達到數十萬元了,而像錢穆的作品,也是踩著市場的節拍在走。”她認為,這個板塊還會進一步升溫:“畢竟大家盯了這麼多年的當代,市場也該有所回歸了。”然而,對於拍賣公司來説,考慮書畫家及單件拍品的優劣的同時,還會考慮拍品的延續性。

  不過,並不是所有有藝術價值的書畫家都能被市場的推手們選中。“能不能進入市場並被市場認可,首先要求畫家有一定的藝術成就,其次還要有一定的作品數量,而且它們應該不是過分集中在美術館、博物館,或者不會集中在家屬手上而家屬不願意配合市場。”一個頗具市場推廣經驗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書畫家有一定的作品數量,而且作品在市場上的面比較廣,比如曾經出現在全國各地,或者被不少收藏者擁有,那就是市場推廣的最好對象。他建議,如果收藏者擁有前一種書畫家的作品,就不要抱著投資的心態而應是收藏鑒賞的心態,而擁有後一種書畫家的作品,才可以有投資獲利的預期。

  “非主流”書畫也有收藏價值

  書畫收藏者蘇先生多年來的收藏“不走尋常路”,考慮到自己的資金實力並不足以買到“嶺南四家”或其他廣東主流名家的作品,他便開始收集不被大多數收藏者關注的國畫研究會、嶺東畫派、客家板塊的書畫,偶爾也會購買少數粵西、粵北書畫家的作品:“不同板塊的書畫家裏也有好的畫家、好的作品,而且價格低很多。”有市場人士認為,近幾年,廣東幾個拍賣行都有推動嶺東畫派的動作,但整體仍未能被市場廣泛接受:“嶺東畫派的幾個代表人物太突出了,‘幾枝獨秀’,其他書畫家還不能脫穎而出。”另一方面,嶺東畫派的定義還不夠明確,業內各持觀點,也影響了板塊的整體行情。

  而客家、粵西、粵北畫家相比嶺東畫派的書畫家更少受到關注。蘇先生對此分析:“嶺東畫派也是從傳統中走來,從海派基礎上加上潮汕的地域文化,而粵西目前沒有形成主要的特色文化,之前丁衍庸、李硯山也是出外之後才學習的,並沒有像嶺東的畫家一樣,出外學習後又把外面的技法、思想、美學理念帶回家鄉。”另外,他認為嶺東畫派的畫家群體相對龐大,藝術成就能夠受到本土市場的認可:“與客家畫家、粵西畫家、粵北畫家等比較,無論是上一輩還是當代的藝術家,嶺東畫派的總體造詣還是較高的,跟嶺南畫派的藝術水準幾乎可以相提並論。而客家畫派出了很多優秀畫家,如林風眠、陳緣督、劉繼榮,但他們對本土的美術卻難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專家觀點

  不親身參與

  永遠無法入行

  陳綺雯建議,收藏首先要對藝術熱愛,而如果不真正掏錢購買,作為旁觀者永遠無法入行。“哪怕買低價位的作品也沒關係,畢竟動手了,就算買到一兩幅假的也不用怕,因為以後就知道什麼是真的了。”

  她建議收藏者要花幾年觀察接觸一個行家或一個藝術機構,“這一行是靠時間磨出來的,沒有三五年無法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什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