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窮到小康的跨越
- 發佈時間:2015-10-30 05:27:3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走出了一條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政府主導、堅持開髮式扶貧方針、堅持動員全社會參與、堅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結合的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現在,我國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對症下藥,靶向治療。各地結合實際作出了積極探索,並取得了實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近一步。
記者近日在河北邢臺太行山段採訪,發現山場被多處綠色密林籠罩,這裡既有乾果滿枝,也有鮮果飄香。據邢臺市委書記張古江介紹,最近幾年,邢臺市已將太行山綜合開發作為改善生態環境、實施精準扶貧、推進綜合開發的頭等大事。截至目前,全市已經開發經濟溝1040條,其中高標準建成的有531條,總面積達到111.2萬畝;初步建成的有509條,面積為75.8萬畝。農民在達標經濟溝中的每畝收益不下2000元,而多者則能突破萬元,使太行山區大多數群眾實現了由貧窮到小康的跨越。
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記者來到海拔千米之上的邢臺縣前南峪最高山頭,低頭俯瞰,山山披綠、嶺嶺挂翠。在連綿不斷的峰巒間,一座座水庫、塘壩似晶瑩的瑪瑙,鑲嵌在溝壑間。盤山路蜿蜒平整,通往每一片林地,從山頂到溝底,水土保持林戴帽、經濟林纏腰、高效水果林墊底。在這裡,有山就有綠,無路不成蔭。
“別看現在來觀光旅遊的人們絡繹不絕,但是誰能想到,上世紀80年代這裡還是荒山禿嶺。”前南峪村黨委書記郭天林告訴記者,那時候,這裡近千口人守著8300畝山場,卻不得不到相鄰的山西要飯吃。究其原因,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山地中無雨成旱、雨大為洪,生産隊幾乎每年都要拿出一半時間來修田造地,但總是一邊造一邊又被雨洪災害摧毀。造成山場大面積被開墾破壞,土地變得越來越瘠薄,根本種不出足夠的口糧。
前南峪村黨支部一班人認識到,山區沒有生態環境,就等於沒有人們生存空間的嚴峻現實。他們下定決心要治山治水,走出一條“材林頭、乾果腰、水果腳、米糧川、林果山”的生態發展道路。經過十幾年以生態優先為基礎的開發,村裏的溝溝壑壑全披上了綠裝,森林覆蓋率達90.7%,植被覆蓋率94.6%。集體純收入達到3080萬元,每人平均純收入突破了萬元。不僅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還獲得了聯合國環境保護“全球500佳”提名獎。
前南峪由窮變富的事例告訴人們,以森林為基礎的生態建設不僅直接關係到人類的氧氣供給,同時也是經濟建設的基礎支撐,失去了它,人們就等於失去了生存空間。
邢臺地處太行山東麓,有山區面積570萬畝,山區人口70.2萬。由於這一區域的植被在建國初期遭到極大破壞,使得該區域經常出現無雨乾旱、有雨洪擾的極端天氣,土地因此而逐漸瘠薄,農民一度陷入越貧越墾、越墾越荒、越荒越貧的發展怪圈。經濟發展不僅一直滯後於周邊地區,也滯後於全市的平均水準。
有了前南峪生態優先的山區綜合開發成功範例,邢臺市委、市政府順勢而上,把全市山區綜合開發上升到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高度,打造太行山國家森林公園;實施精準扶貧,推進山區小康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實施了領導挂帥,分片包乾,全民動員,一抓到底的全方位開發。
必須理順的利益關係
在邢臺過去的生態建設史上,並不缺少“年年植樹不見樹,年年造林沒有林”的事例。這其中除了樹種、産權等原因外,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是:能不能讓投工投勞者在荒山綠化中見到實惠,這是成敗關鍵。
面對這個問題,邢臺決定把實施山區綜合開發與明晰産權、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讓投資者在市裏統一規劃、科技幫扶的框架下,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自主選擇栽種品種及管理模式。這當中,內丘縣的崗底村就是邢臺市因地制宜現身説法的一個最好典型。
上世紀80年代,崗底村和其他太行山裏的山村一樣有著三大難:山禿、人窮、觀念舊。村裏160戶人家,690口人的全部家當是200畝薄地,8000畝山場,每人平均耕地1分半,每人平均荒山14畝,每人平均年收入只有50元。為改變荒山面貌,該村在80年代後期將所有山場全部下放到戶。可3年過去了,崗底村依然是“山場仍然光禿禿,農戶依舊窮兮兮”。
從1985年開始,崗底村黨支部實施了一個逆潮流而動的舉動:收回山場,實行“五統一分”治山的路子,即:統一設計規劃、統一組織施工、統一組織服務、統一品質標準、統一檢查驗收,分戶承包。經過近10年的艱苦鏖戰,高標準治理了“三溝兩峪一面坡”,治理荒山7800畝,栽種果樹15萬株。
在完成這些工程後,村裏才將所有經過綠化的山場全部分給村民進行分戶管理。這樣一來,讓村民一接手山場就能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這種通過直接受益調動起來的管理積極性自然大不相同,他們對有著搖錢樹一樣的果樹管理自然格外上心。
崗底村黨支部書記楊雙牛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未來我們還要發展廊道經濟,以幾千畝蘋果園為依託,在盤山路兩側種滿葡萄、核桃、藥材等,形成一條景觀長廊,遊客既能欣賞美景,又能採購各種山貨,到2020年,全村每人平均收入要再翻番,達到6萬元以上。
不能忽視的協同發展
“生態環境改善,不僅能夠帶來綠水青山,同樣能夠帶來金山銀山。這當中,關鍵是要抓好綠水青山的綜合利用,把生態環境改善與一二三産協同聯動有機結合,讓綠水青山長出金山銀山。”邢臺市對全市山區開發提出了這樣的指導思想。
他們採取的措施是:推行四種模式,實施四個結合。四種模式是重點打造果品生産型、林下産業型、觀光休閒型及農産品深加工型;四個結合是與旅遊開發相結合、與扶貧開發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與農民增收相結合。力求以植樹造林、綠化荒山讓區域環境美起來的同時,讓區域經濟強起來,讓山區百姓富起來。
在實施這一計劃中,臨城縣的綠嶺公司成了一二産聯動的領頭羊。1999年,有著國企中層幹部身份的高福勝響應當地政府治理“四荒”的號召,毅然辭職下海集資300多萬元合夥承包了鴨鴿營鄉李家韓和西洞兩個村3500畝荒崗,從美國引進17個品種,從山東、新疆、河南等地引進13個品種進行試種。經過多年的選育和研究,終於選育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薄皮核桃新品種,使得過去僅僅長點野草的荒山變成鬱鬱蔥蔥的綠嶺,形成擁有薄皮核桃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1.5萬畝、優質薄皮核桃苗圃1600畝的優質農産品種植企業。
有了自己的種植基地之後,綠嶺公司再次響應政府號召,向精深加工領域拓展。2010年,該公司投資3.2億元建成全産業鏈核桃産品深加工項目,先後開發出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粉、核桃膠囊等6大類20多個單品。而在綠嶺公司的帶動下,僅臨城一縣核桃種植面積就30多萬畝,實現了每人平均一畝核桃林的目標。這當中,8萬畝盛果期的核桃産值近5億元,帶動輻射省市級産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10家,專業合作社75家,吸納全縣30%的勞動力,流轉了50%的土地,帶動4萬多農戶年均增收達到2600元。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高福勝滿懷信心地説:“目前公司産品銷售非常火爆,使得我們不得不提前進行二、三期深加工項目建設,等項目全部投産後,可一舉解決邢臺市‘百里百萬畝核桃産業帶’所産核桃的銷售問題,能直接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可實現年銷售額20億元,利稅1.6億元。”
“到2020年,邢臺市還將高標準打造生態經濟示範區45處,總面積52.5萬畝。”張古江表示,力爭通過今後5年的努力,使邢臺所有山場實現綠化造林的全覆蓋,太行山邢臺段真正成為全省最美、最富的地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