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開啟南粵新脈動

  • 發佈時間:2015-10-30 05:27:4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29日至31日,來自50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及延伸國家(地區)的大批特産被越洋攜至東莞,呈現在2015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下稱“海博會”)上。

  舉辦海博會,是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部署,全面提高廣東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構建新常態下廣東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兩千多年的文化脈搏,由此在南粵開始了新的脈動。

  貿易展+商機展+文化展

  走進海博會主題展區,以蔚藍色為基調、造型如一艘海上寶船的成果展示區立刻抓住了參觀者的目光。這裡,不僅再現了“南海一號”遠航、廣州十三行交易、莞香運往世界等廣東古老海上絲綢之路的盛景,也展示了廣東近年來與海絲沿線國家經貿交流合作的纍纍碩果,以及首屆海博會的豐碩成果。

  去年此時,以全面深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關係為目的的海博會首次舉辦,便受到了境內外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高度關注,42個國家(地區)前來參展,入場觀展和採購者近10萬人次,成交金額1747億元。盛會在多個領域促成了深入的合作交流:在經貿領域,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簽訂了60億元項目,翼展商城與阿聯酋各大企業及協會簽署合作協議7.5億元;在旅遊文化領域,18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五類協議共59項,開展旅遊、文化深度合作……

  本屆海博會,盛況更勝首屆。“今年海博會亮點之一就是絲路沿線國家反響熱烈,企業參展數量遠超預期。”海博會組委會秘書處執行秘書長陳仲球説。他介紹,展會原計劃2000個展位,但組委會共收到1394家境內外企業的申請,展位數達3010個。為保護組織單位和企業的積極性,只好又增加了800個展位,達到2800個。

  “這説明這些國家和企業對‘一帶一路’戰略及海博會高度認同,渴望與中國、廣東進行經貿交流合作。今年的海博會不僅是一個專業化、市場化的貿易展,更是一個走出去、引進來的投資商機展,也將是一個促進廣東乃至中國與海絲沿線國家人文交流的文化展。”陳仲球稱。

  本屆海博會在辦展形式上不斷創新,首次採取“1個主題展+6個專業展”的模式辦展。在主題展區中,設置了成果展、商機展、跨境電商物流展和資訊技術産品展4大部分;6大專業展則包括海上絲綢之路旅遊文化展、國際建築裝飾材料及工程機械展、特色食品及農産品展、國際茶文化精品展、國際陶瓷文化精品展和國際絲綢文化精品展,全面提升了專業化水準。

  “專業展的設置都參考了首屆海博會的經驗和路演時的反饋,多層次、多元化滿足了各方需求。”陳仲球介紹。考慮到參展國家很多是發展中國家,農産品豐富,因此設立了特色食品及農産品展;考慮到海絲國家大都需要較大規模基建開發,而這恰好是中國的優勢産業,因此設立了建材和工程機械展。

  同時,展會上還帶來了一大批有分量的投資機會,滿足國內企業想走出去投資,以及海外企業想在國內引進一批合作者的需求。在主題展區的商機展示區,匯聚了20多個境內外重點項目,如以色列領先世界的水處理技術項目等。

  海博會不僅有商機,更有人文交流。記者在海博會上看到,不少國家館裏都舉辦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表演,使得本屆海博會更具觀賞性,也成為了一次海絲文化的大交流。此外,專業展還專門設立了絲綢、茶葉、陶瓷器展等歷史悠久的海絲貿易重頭領域,既有現實經濟貿易需求,又貼切地體現了海上絲路的文化歷史淵源。

  “做生意、談合作、來廣東!”

  3號館是海博會特設的國家展團館,集中展現沿線國家的産業特色。記者走進3號館看到,各個不同主題的展館風情萬種,東南亞沿線的名貴珠寶、紅木傢具、手工藝品,港澳的電子科技、特色美食,古老中亞的現代服務業……各大國家館不僅帶來聞名遐邇的國寶級特産,有些技術和服務也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沿線國家的食品、農産品和旅遊産品成為最大亮點。

  “做生意、談合作、來廣東”是本屆海博會的核心主題,而這一主題在國家館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據了解,廣大沿線國家來海博會“做生意、談合作”的願望十分熱切,此次報名參展的50個國家和地區中,有38個都設立了國家館。其中,泰國館參展面積達1700平方米,馬來西亞則“霸氣”拿下270多個展位。近千家從五大洲四大洋而來的企業紛紛摩拳擦掌,想要一探中國市場。

  在眾多國家館中,最熱鬧的無疑要數泰國館了。泰國最為人熟知的“水果之王”榴蓮和“水果之後”山竹,以及別具特色的旅遊文化項目,都備受參觀者矚目。

  泰國方面表示,基於去年海博會泰國參展企業的良好效果,泰國商務部對參加今年海博會高度重視。今年泰國館不僅面積擴容,參展企業也由去年45家增至逾100家。泰國希望借海博會宣傳泰式幸福生活理念,不論是食物、文化、旅遊景點、國際學校或是其他方面,盡可能讓觀眾在泰國館感受到前往泰國旅遊、購物甚至是居住的樂趣。

  此外,泰國館還希望借海博會平臺,向外界展示泰國作為地區海陸交通中心的潛力,促使廣東投資者選擇投資泰國,推動交通和物流業方面的合作項目。

  在印度館,參觀者則驚喜地觀賞到了技藝精湛的純手工製造。從皮具、家居用品、陶器到珠寶、服飾等等,46家印度企業帶來的傳統精美手工藝品,為大家奉上了一場南亞風情盛宴。如Aavaran公司帶來了傳統工藝手染及手工局部印花的服裝,Weav Craftco公司則帶來了由比哈爾的織工編織的真絲産品,都大受歡迎。

  “參展公司希望中國買家能長期購買其産品,也希望零售商能長期銷售其産品。”印度館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印度館的獨特賣點,他表示,大多數參展公司的産品都是用代代相傳的手工技能製作而成,部分手工技能還會在現場展示。

  與中國同為文明古國和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企業界紛紛表示希望搭上“海絲”班車,加快與中國的合作與交流。印度中小企業聯合會秘書長阿尼爾·巴爾德瓦認為,印度企業要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參加海博會是最好的機遇。印度國家貿易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拉希姆·卡裏爾也表示,擴大對外貿易對印度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海博會是展示印度産品和採購中國優質産品的最好機會。

  走出去,開拓新天地

  海博會上,國內特別是廣東省內的茶葉、絲綢、陶瓷、建材及工程機械等專業展區同樣也是亮點紛呈,美不勝收,既有中國交通、中國海外、中國南車、華為、中興、格力、中聯重科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名牌企業,也有永強汽車、快意電梯等一大批創新企業、創新産品。許多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希望能借助海博會平臺推動産品“走出去”,在海絲沿線開拓一片新天地。

  網上下單,全球水果就能直接到家。在連續兩年參加海博會的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的展位上,許多采購商和市民都興高采烈地前來體驗。江南市場展位負責人介紹,他們在去年內設各國水果小展區的基礎上,今年又增加了這一“網際網路+”的優質服務,以更好地向境內外客商推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特色水果。

  該負責人介紹,江南市場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廣州,長期以來與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日本及台灣地區等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進口水果以及其他農産品方面合作密切,其進口水果産品熱銷全國,去年僅東南亞水果交易量就達45萬噸,交易額約58億元。江南市場連續兩年積極參展海博會,旨在借助政策東風,進一步加強與沿線國家的農産品貿易。

  那麼,海博會的舉辦,能夠為當地企業“走出去”提供哪些便利?陳仲球認為,東莞企業的強項在於輕工業産品的加工製造,而此次參展海博會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則多以農副産品以及旅遊産品為其強項,剛好與東莞的産業結構實現互補,便於雙方的交易推廣。而且,東莞作為非常重要的貨源基地,通過海博會可以進一步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合作。

  海博會期間,為幫助企業深入理解“走出去”最新政策和資訊,了解“一帶一路”海外投資機遇和挑戰,掌握跨國經營實務,東莞市政府與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還聯合主辦了“走出去服務中國行暨一帶一路投資合作東莞論壇”活動,推動企業對外投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