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徽:關鍵技術支撐糧食生産“十一連豐”

  • 發佈時間:2015-10-30 01:31:1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日前從“安徽糧食豐産關鍵技術研討會”上了解到,該省緊緊圍繞提升糧食豐産科技水準和糧食總産總體目標,以淮北、沿淮、江淮三大糧食主産區和水稻、小麥兩大糧食作物為重點,持續推進技術創新、整合示範、大面積推廣應用和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顯著提升糧食生産的整體科技水準和生産能力,實現了“十一連豐”。

  從“十一五”起的十年來,安徽圍繞糧食生産技術瓶頸問題聯合攻關,形成了具有安徽區域特點的稻麥超高産精確定量栽培、水稻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控、雜交水稻機插平衡栽培、雜交中秈稻避高溫熱害穩産栽培、麥稻高産高效養分資源綜合運籌、稻麥週年高産高效、小麥高産高效應變栽培等九套稻麥栽培技術新體系,並在大面積示範驗證後,全省實施。通過深入推進糧豐工程、糧食生産“三大行動”和高産創建活動,為安徽糧食生産整體水準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撐。

  為了使糧豐工程的攻關研究和整合研究的技術成果在示範縣得到檢驗、示範輻射和轉化,安徽在全省水稻、小麥兩大糧食作物主産區的18個縣(市、區)建立超高産攻關田——核心試驗區——技術示範區——技術輻射區的傳遞模式,使技術向全省糧食主産區輻射應用,全省糧食總産由2003年的440億斤連續跨越了540、640億斤兩個百億斤臺階,2014年糧食産量683.2億斤。

  據統計,“十二五”糧食豐産科技工程在安徽18個示範縣開展“三區”整合技術示範,2011—2014年安徽項目區共計實施“三區”面積5988.83萬畝,水稻平均畝産573.7公斤、小麥平均畝産505.0公斤,分別比工程實施前三年平均單産增産9.1%和17.8%,增加直接經濟效益79.97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