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巧把青山變“金山”

  • 發佈時間:2015-10-29 08:30:4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付偉

  穿行在一排排葡萄架中間,不時駐足凝視不遠處的蒼翠竹林和一灣水塘,腦海中浮現出一隊隊遊人,或結伴摘果,或搖櫓蕩舟——此時此刻,對廣東省連平縣九連山生態農業公司董事長賴新民來説,是最幸福的瞬間。如何實現從綠色農産品生産到休閒農業鏈條打造的戰略重心轉移,正在考驗著這個“老農人”的眼光和智慧。

  而為了儘快把農業觀光園的眉目勾勒出來,在這片100多畝的土地上,賴新民已經“砸”進去600多萬元。等待聽到“迴響”的,除了賴新民,還有把土地流轉給他的東埔村村民。

  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發佈,其中將“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作為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的重要抓手。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廣東旅遊扶貧正再度踏上征程。

  天時:政策環境好扶貧氛圍濃

  就在賴新民一層層小心翼翼地剝開他“休閒農業夢”的同時,在幾十公里外的萬綠湖畔,廣東寶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國新正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見證著另一個“鄉村旅遊夢”的成長進度。

  在李國新腳下,一片2000多畝的山坡眼下還是雜樹叢生。不過,一兩年之後,這裡將成為鑲嵌在珠三角邊緣的一顆“度假明珠”。波光粼粼的湖水、百果飄香的山岡、原始氣息的木屋、書聲瑯瑯的學堂,在李國新看來,當這些元素“挽手而行”,不僅一幅桃源美景鋪展在眼前,自己也送給周邊村民一座增收聚寶盆。“村集體可以分到一筆可觀的收益,不少留守村民還可以到園區就業,在家門口賺到錢。”李國新説。

  來到東源縣澗頭鎮洋潭村做“土豪”,是李國新兩年前才作出的決定。此前,他是深圳一家大型消防器材公司的掌門人。對李國新來説,這招“險棋”,不僅意味著他要抽出4000余萬元的資金投入到農業休閒園區的建設中,更意味著已經年過半百的他還要在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開始艱難創業。

  在廣東省政府特聘參事、省扶貧開發協會秘書長鐘韶彬看來,伴隨著一系列政策在國家層面的密集出臺,推進旅遊扶貧的“大氣候”已經形成,而在廣東,經過兩輪扶貧“雙到”科學細緻而富有成效的“深耕”,社會扶貧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作體系、較為成熟的工作模式和較為濃厚的社會氛圍,這給鄉村旅遊和扶貧開發的有機結合創造了重要的“小氣候”條件。“無論是像賴新民這樣的傳統農業生産業者的自覺轉型,還是李國新這樣的工商資本業者的主動介入,都是在政策環境和市場機制驅動下解決旅遊扶貧主體來源和資金來源的有益嘗試。”他説。

  地利:縣縣有高速交通破瓶頸

  不久前的一天,清遠市清新區六甲洞村中人影穿梭、熱鬧非凡。一支來自佛山市的旅遊團涌入了這個沉寂已久的村莊。他們並非不速之客,而是對口幫扶單位佛山市禪城區請來品嘗旅遊扶貧“頭啖湯”的客人。

  六甲洞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雖然大量被石灰岩覆蓋的土地並不適宜作物生長,但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石筍、石瀑布等,卻是上天賜給六甲洞村的寶貴財富。看著村中美景竟能收穫這麼多的“粉絲”,不少六甲洞村村民也在盤算著如何讓更多遊客能在這裡吃好玩好、留得下、住得長。

  身居嶺南的獨特地理位置,亞熱帶熱帶氣候造就的秀美山川與豐饒物産,共同孕育出廣東總量龐大而種類繁多的旅遊資源。只不過,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開發乏力,無數秀色可餐的美景長期沉睡在廣袤山鄉,與村民為伴,與貧困相隨。

  8月底,新豐縣馬頭鎮秀田村的村民們已經開始為一個多月之後到來的國慶黃金周做準備。自從2013年廣東省委辦公廳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後,秀田村“遠有山、近有水、中有古樹”的立體景觀及蘊含其中濃郁的客家風情,成了攥在村民手中金燦燦的一張旅遊名片。

  而今,對秀田村村民而言,他們最盼望的便是大廣高速廣東段今年年底建成通車的那一刻。“高速出入口距離秀田村只有幾公里遠,從廣州沿高速駕車到這裡只要一個多小時。”駐村幹部説,1-3小時車程,正是都市周邊旅遊的“黃金距離”。

  “貧困地區由於開發步伐滯後,生態環境往往較少受到破壞,在整個社會環境問題突出的大背景下,這是一筆附加值不斷提高的寶貴資源。”廣東省扶貧辦副主任李冠強説,旅遊扶貧所要解決的便是如何通過政策推動力的製造和輸入,在夯實交通等硬體基礎的同時,以品牌打造和撮合供需等方式營造適宜休閒産業在貧困地區生長的軟環境,更重要的是,要以保護為原則,開發為手段;要最大程度地發揮地利,而不是想方設法地耗蝕資源。

  人和:能人巧規劃客源滾滾來

  8月20日,一年一度的廣東(連山)“七月香”壯家戲水節讓位於粵西北一隅的連山縣一改往日寧靜。這個全縣常住人口僅有9萬多人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當天一下子涌入了15萬遊客。慕名而來的人們,與當地壯家老少一起“耍水”“制醋”,祈求健康吉祥。而在當地官員眼中,戲水節飆高的人氣指數,同樣將一座座“金山銀山”留在了連山的青山綠水間,按每位遊客消費500元算,戲水節至少拉動了7500萬元的消費額。

  如果説連山旅遊扶貧中的“人和”首先得益於疏通交通梗阻打開了遊客奔涌的大門,那麼在新興縣太平鎮西水村,逐漸鋪開的鄉村旅遊發展藍圖,則首先得益於幫扶工作組因地制宜、內引外聯之後對村莊發展思路的一番“點石成金”。

  到西水村觀賞青梅花景,曾是周邊不少遊客每年必做的功課。然而,由於缺乏規劃、配套不夠,觀花者雖然熙熙攘攘,卻大多是匆匆過客。“大多是拍拍照,就走了。”村幹部説,村民很難從中受益。然而,幫扶幹部卻發現了將産業扶貧與旅遊扶貧嫁接在一起的可能。“一方面,通過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合作農戶’模式,推動青梅産業化,擴大種植規模;另一方面,則對景點進行規劃和改造,形成了夢幻梅林、梯田秀色等觀光點。”幫扶幹部告訴記者,而今,“旅遊生産力”已經在西水村逐步變現。

  “旅遊扶貧一方面要聚攏人氣,想方設法開拓客源市場,更需要培養人才,內行人做內行事。”在鐘韶彬看來,只有內外“人和”齊備,旅遊扶貧這盤棋才能越下越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