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媒:人民幣成國際貨幣差臨門一腳 挑戰美元需時日

  • 發佈時間:2015-10-28 11: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參考消息網10月28日報道 外媒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於11月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將與美元、日元、歐元一樣成為世界認可的國際貨幣,這對爭取與美國並肩的中國可以説是前進了一大步。但中國有責任推進實現匯率自由化的改革。

  “入籃”SDR只差臨門一腳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27日報道,11月下旬,IMF將召開理事會宣佈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將成為世界認可的國際貨幣,預計會有更多國家增持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各國作為外匯儲備持有的人民幣共計約6700億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的1%左右。有看法認為,一旦人民幣被納入SDR,人民幣外匯儲備將佔到全球外儲總額的10%左右,約有1萬億美元外儲將轉向人民幣。

  報道稱,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不願意本國經濟再受美國政策左右,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積極推動使用人民幣。可以説這既是“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又是擺脫美元依賴的路線。另一方面,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中國政府不會馬上改變限制人民幣與外幣自由兌換的基本政策。中國正是看準了加入SDR可以在保留基本政策的同時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報道稱,歐洲是中國的支援者。10月在秘魯舉行的IMF相關會議上,英國表示“支援人民幣加入SDR”;德國也表現出積極姿態。

  美國則表示,“在達到IMF評估標準的條件下支援”人民幣加入SDR。美國稱,“不認為人民幣加入SDR將動搖美元作為基礎貨幣的絕對優勢”。

  報道稱,反倒是日元作為國際貨幣的相對地位受到了威脅。8月,日元在海外用作結算貨幣的比例被人民幣趕超,跌落到第5位。使用人民幣計價賬戶的民間企業也可能越來越多。同為亞洲貨幣,如何增強日元的魅力是重要課題。

  挑戰美元霸權尚需時日

  俄羅斯《觀點報》10月26日報道稱,人民幣可能最終獲得IMF新儲備貨幣的地位。路透社報道,IMF專家對人民幣加入儲備貨幣籃子的問題得出了有利於中國的結論。

  彭博新聞社日前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官員的話説,北京已經在準備“勝利聲明”,因為在與IMF代表的會談中得到的信號是明確的。北京相信,有關人民幣未來的談判將順利結束。

  人民幣成為IMF儲備貨幣對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有何影響?

  有觀點認為,即使成為儲備貨幣,人民幣仍需幾年時間才能開始更加積極地將美元擠出國際市場。

  Freedom Finance投資公司總經理鐵木爾·圖爾洛夫認為,人民幣加入IMF貨幣籃子是重要一步,但更多帶有象徵性,不會對美元構成重大威脅。他説:“SDR的發行量約合2800億美元,在全球金融範疇下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這一事實本身會讓全球各國央行更加重視人民幣。”

  目前,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佔份額還微不足道:全球外儲中63.8%是美元,20.5%是歐元,4.7%是英鎊,3.8%是日元。世界各國央行增加人民幣儲備的過程可能不會很快。

  圖爾洛夫認為:“這個過程將長期進行,即使是全球外儲的5%這一水準也不是一兩年就能突破的。投資者如此信任美元的原因,還在於美國花了100多年來贏得他們對美國經濟的信任。”

  但AMarkets公司的阿爾喬姆·傑耶夫認為,人民幣的新角色會立即導致對它的需求增加:世界金融體系的幾乎所有參與者都會為了多樣化來儲備這種貨幣。他説:“即使最保守地計算,也會有近1萬億美元的全球外儲轉換為人民幣。這無疑對美元不利。”

  當然,人民幣的新地位還將促進中國進一步擴大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