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宙斯盾”艦駛入我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

  • 發佈時間:2015-10-28 02:32:2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7日就美國“拉森”號軍艦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答記者問時説,美方軍艦有關行為威脅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危及島礁人員及設施安全,損害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有媒體報道,從2013年8月起,“拉森”號就頻繁在中國南海附近水域航行,2015年5月底起更是在南海不間斷巡邏。其間,“拉森”號多次在海上與中方海軍艦船“安全互動”。那麼,“拉森”號到底是什麼類型的軍艦?其戰術性能如何?

  一位不願具名的海軍專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拉森”號軍艦是大名鼎鼎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家族中的第32艘。而“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還有個更響亮的名字——“宙斯盾”艦,是美國海軍唯一一型現役驅逐艦,為美國海軍主力。

  資料顯示,“阿利·伯克”級是美國第一型採用隱身設計的軍艦。它以“宙斯盾”戰鬥系統SPY-1D被動相控陣(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為基礎,結合MK-41垂直髮射系統,將艦隊防空視為主要作戰任務,是世界上最先配備四面相控陣雷達的驅逐艦。“阿利·伯克”級掀起了世界防空驅逐艦發展的新篇章,爾後世界各國發展的新銳防空驅逐艦無一例外都借鑒了其設計思想。

  “宙斯盾”作戰系統,是美國海軍現役最重要的整合式水面艦艇作戰系統。它的反應速度快,主雷達可迅速從搜索方式轉為跟蹤方式,能有效對付掠海飛行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它的抗干擾性能也很強,可在嚴重電子干擾環境下正常工作;在反擊能力方面,該系統作戰火力猛烈,可綜合指揮艦上的各種武器,同時攔截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多個目標,還可對目標威脅進行自動評估,從而優先擊毀對自身威脅最大的目標;從可靠性來看,它能在無後勤保障的情況下,在海上連續可靠地工作40—60天。

  “宙斯盾”自1981年研製成功之後,先後裝備了美國27艘“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以及最新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由於“宙斯盾”作戰系統代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海軍科技水準,日本、南韓、西班牙等國家也裝備了配備有“宙斯盾”系統的軍艦。

  為了適應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阿利·伯克”級也在不斷進行改進,現分Flight Ⅰ型、Flight Ⅱ型和Flight ⅡA型,而更加先進的Flight Ⅲ型也在研製中。該型艦現役共計62艘,並仍在建造,這使得“阿利·伯克”級至今仍為世界上最先進、戰鬥力最為全面的驅逐艦,也是世界上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

  從“拉森”號的編號上看,它屬於Flight ⅡA型,2001年4月服役,排水量9200噸,隸屬海軍第7艦隊15分遣艦隊,是美國在南海“攪混水”的“主力”。

  “當然,不管‘拉森’號軍艦的性能和戰術指標如何先進,如何神通廣大,它都不是無懈可擊的。‘宙斯盾’也存在漏洞。”前述專家指出,雖然“宙斯盾”系統功能強大,但其在低空、超低空探測方面存在不足。這主要是因為SPY-1(D)雷達天線重量較重,每付天線重量接近2噸,整個雷達天線的重量則在7噸左右。由於較大的重量,限制了SPY-1(D)雷達不能安裝在艦艇上較高的地方,這使得“宙斯盾”對於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十分有限。有關資料顯示,“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對距海面5米的反艦導彈,探測距離不到30公里。再加上其配備的“標準”艦空導彈重量較大,在攔截目標時,需要爬升較高的高度來積累足夠能量,以保持足夠機動性。因此,“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在攔截小面積、高速、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時非常不利。

  “為了彌補這一不足,美國海軍又研製了SPQ-9B雷達。但是兩者之間的銜接依然存在不足,因此‘宙斯盾’肯定不是無懈可擊的。”這位專家説。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所説的那樣,中方一向尊重和維護各國依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但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航行和飛越自由為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中方堅定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安全及合法、正當的海洋權益。對於任何國家的蓄意挑釁,中方都會堅決予以應對。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7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