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旦抽檢不合格馬上搬出農産品物流園

  • 發佈時間:2015-10-27 09:29: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見習記者裴遜綺

  作為蔬菜之鄉的山東省壽光市,農産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近日,記者走訪壽光,親身體會壽光如何打造安全菜籃子。

  蔬菜監管全覆蓋

  目前,壽光市正在建設農産品品質安全體系。圍繞蔬菜生産、管理、銷售等各個環節,檢查、執法雙管齊下,建立了市鎮村三級農産品品質檢測體系和農業投入品登記備案準入制度。

  壽光市共有六個執法中隊,每個中隊管理2~3個鄉鎮,定期對農産品和農業投入品進行檢查,對不合格農産品和違規農業投入品進行處理,要求違規農戶進行整改。每個鎮設有專門的檢測室,檢測員由市裏統一招聘,定期培訓。

  在基層,全市共有一千多名村級檢測員,對各村的蔬菜生産進行監管。今年,壽光組織實施了村兩委領班的合作社工作,在全市重點組建213家村兩委領班(監管)合作社,建立起覆蓋全過程的蔬菜安全監管制度。

  也就是説,一棚壽光菜從種上苗到結果,短短的“一生”之中,一直需要接受著來自各方的檢查。其中既有抽檢,也有全面的普檢。在即將上市時,檢查的力度更大,一旦不合格堅決不允許上市。

  不僅是壽光本地的菜,對於從壽光發出的菜也要進行監管。作為中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壽光市農産品物流園每天淩晨兩點就開始對交易市場的蔬菜進行抽檢。“一旦有不合格産品,立即搬出物流園,同時通知原産地有關單位。”物流園經理姚華河説。

  除了對農産品的檢測,壽光還實施了農業投入品登記備案準入制度。對5000多種農藥産品、2200多種肥料産品進行了登記備案。對未備案的産品進行了集中清理,從源頭上保障了農産品品質安全。

  蔬菜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品牌

  用什麼化肥農藥,用多少,根本還在於農民個人。在壽光這座“菜都”,果菜的品質安全是不可觸及的底線。把壽光菜當成品牌來做,已經成為了當地農民的普遍共識。“誰砸壽光蔬菜的牌子,市委、市政府就砸誰的飯碗。”

  壽光市東斟灌村是全國有名的彩椒之鄉,2012年,合作社註冊“斟都”商標,産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在斟都果菜專業合作社,檢測室裏的各種儀器引人注意。村委會主任李春祥説,合作社配備了專業的農産品品質檢測設備,隨機抽取市場中交易的彩椒進行檢測,不合格的産品將被強制取消交易。

  除了交易時的檢測,合作社每季都會對社員的果菜進行檢查。“有了這道關,出去大家都認我們的彩椒品質安全。”説著,李春祥從檔案櫃裏拿出一本檢查結果登記簿,上面每批果菜的檢測結果都記錄得清清楚楚。李春祥認為,農民願意在合作社進行統一檢測,根本原因還是村民觀念的轉變。“彩椒的品質安全就是我們的品牌,不能砸自己的飯碗。”

  三元朱村村主任王保泉告訴記者,村民的用藥施肥都會在專門的手機APP上登記。APP上也有很多專家線上解答問題,村民的問題一般都可以得到解決,沒必要使用違規農藥。

  好土壤才出好産品

  環境是農業的根本,環境的優化能帶動農業更好的發展。近年來壽光市推出一系列舉措,優化産地環境,從源頭上保證農産品品質安全。

  過量使用化肥往往造成土壤板結和病蟲害增加,而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大大減少肥料的使用量。近年來,為提升設施蔬菜生産環境,壽光持續推行了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技術。

  滴灌是作為水肥一體化技術的一種,已經普遍于壽光的田間地頭。東斟灌村村民李保先的大棚就用滴灌澆水。他告訴記者,滴灌技術省水省肥,雖然需要購買一系列設備,但是算下來還是很合算。目前,壽光測土施肥面積達到215萬畝,水肥一體化推廣面積達到9萬畝。

  而從2014年開始,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實施“設施蔬菜沃土工程”和“綠色植保工程”,大力推廣微生物有機肥土壤改良技術及綠色植保控害技術。農民購買微生物有機肥料,可享受補貼20%。

  “壽光的目標是到2020年,設施蔬菜土壤有機質提高到1.8%以上,構建起肥沃、安全的蔬菜産地環境,提高全市標準化生産水準。”壽光市農産品品質檢測中心主任陳永智告訴記者。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