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肝”願一世濟蒼生

  • 發佈時間:2015-10-27 01:31:1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唐先武特約記者 肖 鑫通訊員 俞 治

  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炎症經肝纖維化病程致癌的關鍵節點分子及其調控機制,開闢了肝癌防治的新途徑;研製出我國第一個以單克隆抗體為基礎的、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肝癌檢測診斷試劑盒,獲批進入國內外市場,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在全球頂級醫學雜誌發表高水準論文181篇,多次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頻頻發出“中國聲音”;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和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等高含金量獎勵10余項,碩果纍纍……

  短短6年時間裏,在肝癌研究領域高歌猛進、取得如此驕人“戰績”的不是別人,正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王紅陽教授領銜的第二軍醫大學“炎症促進細胞癌變的分子調控”創新研究團隊。

  中國更應是肝癌研究強國

  今年4月,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會議中心。世界上創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第106屆年會在此召開。

  作為大會邀請的肝病領域唯一女專家,王紅陽作了《肝癌異質性與個性化診療》的特邀報告。她憑藉紮實的學術功底、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東方女性的典雅,贏得現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和熱烈的討論,並促成兩個國際合作項目的簽訂。

  時間撥到2009年。一份題為《“炎症促進細胞癌變的分子調控”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申請書》出現在該校領導的辦公桌前,申請人的名單中包括:生物信號轉導專家王紅陽教授,微生物學專家戚中田教授,流行病學專家曹廣文教授,消化病學專家謝渭芬教授,以及肝膽外科學專家沈鋒教授、周偉平教授和病理學專家叢文銘教授等。

  資料顯示,我國是全球肝癌發病率最高和病死數最多的國家,肝癌患者約佔全球的55%,且80%以上的肝癌都有持續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雖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肝癌的診治技術發展得很快,尤其是外科手術水準已走在各國前列。但在王紅陽帶領的團隊看來,要想降伏肝癌這個“病魔”,光靠外科手術仍解決不了肝癌的根本問題,惟有找到破解肝炎病毒致癌機理,肝癌發生、發展與轉歸的分子機制的“密鑰”,才能讓更多患者免遭痛苦。

  “中國是肝癌患者大國,更應該是一個肝癌研究強國。”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研究的現實意義和艱巨任務,“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搶佔國際肝癌研究的制高點,為肝病患者送去更多的福音。”

  團結協作屢攻新高地

  在一次學術會議上,王紅陽表示自己的團隊將打破過去“盲人摸象”“各自為戰”的肝癌研究生態,在整合力量的基礎上,通過共用儀器設備、資訊樣本資源,互通有無,形成一個環環相扣、首尾呼應的“包圍圈”,死死地將肝病的炎—癌轉化過程圈起來研究。

  此後,他們以汗水為墨、數據為筆,與基因對話,默默地書寫一項項科研成果的“出生證明”——

  2013年9月,以曹廣文、程樹群等帶頭合作的應用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藥物以延長肝癌術後患者生存期的研究成果,引起學術界極大關注。

  2014年8月,謝渭芬等利用傳統中藥低毒性和多靶點作用等特點,篩選並改造出臨床治療肝病的有效藥物,有望將來取代昂貴的進口藥物。

  同年底,王紅陽、陳磊、李亮等與奧地利科學家希比利雅教授合作研究的相關成果被全球頂級醫學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刊發,解釋了用EGFR抑製劑治療肝癌無效的原因,將影響今後肝癌新藥研發的理念。

  2015年1月,沈鋒領銜團隊合作研究的《提高肝癌外科療效的關鍵技術體系的創新和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截至目前,他們積極與企業開展合作,先後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73項,與兄弟單位聯合製定了《原發性肝癌規範化病理診斷指南(2015版)》、編寫衛計委《膽管癌診斷與治療——外科專家共識》,已有10多項創新成果在全國50余家醫院推廣運用。

  打造敢打必勝的人才方陣

  在他們眼裏,科研離不開儀器設備、場地、經費等“器物”,更離不開人才。

  2006年,剛留學歸來的丁勁,帶著自己在美國讀博兩年的研究成果,準備大幹一場時,遇到了困難,原有的研究難以繼續。在王紅陽的指導下,丁勁及時將方向調整到肝癌研究上來,並加入“炎症促進細胞癌變的分子調控”創新研究團隊。丁勁不負眾望,科研逐年起色,在世界一流醫學期刊《肝臟病學》發表3篇論文,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資助,先後被評為總後勤部科技新星、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

  “團隊攻關不僅使科研有了更多的優勢資源保障,而且為青年科技人員提供了成長進步的土壤與階梯。”聊起自己的成長,作為主要參與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的上海“東方學者”鄢和新副教授同樣感慨萬千。當初他讀研究生期間,愛才的王紅陽看中他的才華,想留他在團隊裏,可惜原單位不放人。她想盡辦法硬是把他留了下來。像這樣不惜一切留住人才、助力人才騰飛的故事,在該團隊不勝枚舉,一批後起之秀脫穎而出,開始在肝癌研究領域嶄露頭角。

  該團隊組建至今,先後有3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人被聘為“長江學者”、1人成為“973”首席科學家,承擔國家和省部級各項科研任務幾十項。王紅陽並不滿足於此,她説:“我們甘願在肝癌防治這條路上永不停歇地奔跑下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